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3-09-18 08:53:46
入户走访知民情
“翻开工作相册,照片一张张划过,六百多个日夜从指间悄然流逝。在这短短两年时间里,我和石匣村的村干部、村民们一起,在田地闻过雨后泥土的芬芳,吹过温润的春风,晒过酷暑灼人的艳阳,观过拂晓的云雾与夜幕的浩瀚星河,我慢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内心有了深层次的转变。”
2021年5月,根据晋中公投集团安排,晋中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选派张红丽到左权县石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回顾往昔,张红丽有感而发。
“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好?” 张红丽到村之初,万般思绪涌上心头。
张红丽努力平复思绪,化被动为主动,怀着“空杯心态”,一方面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认真研读党中央对农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学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村民自治等相关知识,查阅近几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总结,初步掌握村情;另一方面,经常与乡党委领导、村干部交谈交流,向他们请教工作方法。
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张红丽带领工作队队员进村,挨家挨户走访,逐个问题核实,到田间地头看看,与村民心贴心沟通、面对面交流,很快就掌握了村里的情况,确定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路。
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两年来,张红丽围绕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深化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从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出发,多次与乡主要领导和包片包村领导沟通对接,多方走访党员、村民代表,鼓励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参选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换届,村“两委”平均年龄下降7岁,学历全部在高中以上,其中一人为大专学历,村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
开展支部互联共建,创新探索驻村工作方法和路径。与帮扶单位晋中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互联共建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吸引了更多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抓好学习提升。协调落实“三会一课”,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利用“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平台和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开展多样化学习,每月开展一次知识答题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不断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实现石匣村党支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暖心帮扶显真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帮扶以来,张红丽始终秉持着“群众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工作理念,以村民真情实感的“表情包”来检验自身工作成效。
张红丽驻村的第一个任务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是否有符合条件的监测户。经过农户申请、入户核查、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定流程,确定了第一批监测户。
“我以前在单位担任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并主持部门工作,资料整理和归档的习惯在驻村工作中延续了下来。”所有资料交乡里一份、张红丽保留一份,对纳入防止返贫监测户5户16人进行了“一户一档”管理。
督导组检查资料时,不仅看到了监测户的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慢病证及银行流水等印证资料,还看到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工作队帮助监测户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小额信贷及残疾证、慢病证等,还帮他们解决务工就业、培训上岗等问题。
“村里留守老人多,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帮忙跑腿、填报、打印材料等,让他们尽享党的政策。平时换烟筒、干农活,我们也尽力去帮。”两年来,张红丽带领工作队帮助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申报小额信贷累计85万元;落实申报交通补助和稳岗补贴22人,乡级临时救助17人,县级临时救助34人。
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村情熟了,关系近了,就这样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与张红丽从陌生到熟悉,从刚见面时的寒暄客套到现在“来家里吃饭、到家里坐坐”,称呼也从“市里来的第一书记”变成了“小张书记”,她真正融入了石匣村,以心换心,打开了驻村工作“匣门”。
有一次,张红丽去村民张守田家走访,看到他的小孙子很可爱,不曾想4岁的洋洋却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回到工作队,张红丽马上想办法,积极对接乡里和县里相关部门,为洋洋争取符合条件的帮扶政策。
“感谢党和国家的精准帮扶,感谢驻村干部和工作队,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洋洋都不知道该咋办了。”再次登门时,洋洋奶奶紧紧握着张红丽的手表示感谢,看着洋洋脸上露出的喜悦表情,张红丽意识到驻村帮扶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加坚定了她想要“用实干为群众谋福利”的信念。
农户霍先林的女儿患强直性脊柱炎、二级肢体残疾,张红丽先后帮助她办理了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社会救助,以及小额信贷、光伏分配收益等政策帮扶;通过单位帮扶,与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对接、安排就业,不仅包吃包住,还享有社保。
驻村两年,张红丽帮助乡亲们销售土豆8万斤,还帮助大家销售核桃油、葡萄、冰酒、西红柿等。
脱贫户张小兵手握销售土豆的5000多元收入,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真的是为咱老百姓办实事,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挣到了钱。”
巍巍太行峥嵘秀色,石匣水库碧波荡漾,山峦叠翠,美景如画。“这里的一草一木,群众的张张笑脸,都令我沉醉。石匣,俨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对于石匣村的未来,张红丽充满信心,“我最想看到的画面就是幸福小院里住着留守老人,儿女们在外放心打拼,村干部、包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发挥作用,为民办实事,让老百姓有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 武玲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