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读李景平生态纪实散文《风在心间行走》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8-25 09:03:57

□ 周至

《风在心间行走》是新闻报道,是纪实文学,是散文作品,是山西生态发展史……是作家李景平30年走过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他见证了吕梁渐绿,汾河复清,中条盛景,他记录了人与自然的相爱相杀,是一个人的生态追梦之旅,记录了一群作家拔山涉水的生态文学足迹。

人的一生有多少30年,而30年又能做多少事?如果将地球的历史浓缩成一部24小时的电影,人类的历史仅是结尾的四秒钟。在空间面前,我们如同砂砾尘埃,在时间面前,我们更是微不足道。

文字是个好东西,可以记录、反映、留存。他说:“我用这些文字,记录了一片地域在这个时代人与环境、人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变化;在这些记录里,我们的作家则以自己的眼睛和视角,见证了这样的变化;而我的记录又以现场方式,见证了作家们对于人与自然及其历史的现实的视角和视点的变化。”

《风在心间行走》有个副题,一个和一群作家的生态文学足迹。作者以一群作家的视角去观察,记录我们生活的地域的环境的变迁。人是无法离开环境而生存,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像一个巨大的母体,我们不过是维系于此的生物。人类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我们一样感受阳光、雨露和风等自然馈赠,一样承载着洪灾、地震、海啸等灾害。

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没有教科书,只有在一次次教训中获取经验,得以成长。学费有时很昂贵,但又不能不交。掌握本领,提升能力,作家的视角和思考,的确会有所启发。因为常常大多数人眼中心里,只有生存和欲望,学会克制和尊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大课题。

作为中国环境报驻山西记者站站长、高级编辑,李景平的工作经历与环境紧密相连,曾任山西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地方环境报专业委员会会长,山西省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山西从“缺乏绿色”到“绿叶蓬勃”,李景平是当仁不让的记录者,他用文字书写和讴歌,先后出版了《绿歌》《20世纪的绿色发言》《与黑色交锋》《报人论报》《山西之变》《走过时光》《中国环境政治观察研究》《中国环境第一媒体观察研究》《山西环保新政观察研究》。主编和编辑《绿风》《生态汾河》《山西绿色散文选》《走进一条河流》《黄河边上的绿太阳》《沁源绿》《沁水长流》。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地球奖、中国新闻奖、中国环境新闻奖、中国环境文学奖、山西新闻奖、山西环境保护奖特别贡献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黄河》年度文学奖等。

难怪有人评价,他“一写就写到生态文学上”。对环境的关注,对生态文学的热爱,已经印刻在他的基因中。除了自己创作,李景平还热心策划组织生态环境新闻和生态文学采风活动。

《风在心间行走》中多数篇目就是对作家采风的综述报道。分三辑风声已远、风乍吹过、风中短笛。“风”作为自然感知的媒介,被巧妙利用,风声已远,听名字就是更早的时光。包括山西文坛五老、橄榄色的阳泉、首都作家来山西采写《拯救母亲河》;风乍吹过,写了生态文学新书首发、作家河东采风纪行、作家生态汾河行、山西电网采风写意、环境文学作家山西行、中条山采风、吕梁山林区广角视野、走进长江美术馆散记、乾坤湾作家创作基地走笔、芮城采风报告、沁源采风写意、娘子关瀑布、沁水采风速写等;风中短笛,如歌声悠扬,收入了作者采风活动启程祝词、赵奖座谈会上的发言、在生态环境部生态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关于《走过时光》的自我解读、“右玉黄河”年度文学奖获奖感言等……

通读全书,几乎涵盖了山西生态文明发展脉络,几乎囊括了山西文坛主要作家的身影,几乎是30年重大生态活动的全景写照……从南面河东的中条山,到北面忻州的汾河源头,从东边娘子关瀑布,到西边五鹿山的豹子;从汾河治理、荒山造林到风力发电、污水处理,从历史人文典故到当下生态文学进程……读着读着,感觉拉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有山水图画,有人文荟萃、有工业科研、有星空询问……丰富而细致,宏大有哲思。

同为记者出身,看这些综述性的新闻报道,其内容之庞杂,人物之繁多,场景之切换,知识量之密集,真有种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是认真在做这件事,其态度之诚恳,其报道之专业,其写作之扎实,令人颔首赞叹。

对山西生态文学而言,《风在心间行走》就是一部发展史,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就了解个七七八八,时间跨度、地域宽度足矣,加上海量信息,这本书堪称生态文学普及版的“教科书”。

我有幸,参与过三四次生态采风活动,近距离地接触到李景平,也被记录在这些文章当中。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很多事情就会被丢到脑后,甚至被淡忘。再读这本书,那些画面再次被唤起,往事并不如烟,仍历历在目。想来,与这些如我一般,被作者写入文章记载其中,也一定倍感荣幸。虽然只寥寥数笔,几句言语,勾勒刻画,犹如一张张合影,现场感十足。

国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要求,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风在心间行走》中,至少做到了有人有物,形神并茂。看报道就自己可以脑补出画面、形态、语气……每一个场域中,都有人,有普通劳动者、有作家,那文章就不会枯燥,不会流于形式。让读者身临其境,让文章活色生香,余味悠长,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每一棵树都是风景——山西吕梁山林区广角视野》一文,我看了好多遍,一则因为刚去参加走进蒲县采风活动,到过五鹿山的山路和管护站;二则是其中有一个熟人,一个村子长大的吕梁山林局局长王晓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王晓林的经历和性格,如见其人;把人物放在相应的环境中去描写,相得益彰,融为一体;还有,那些枯燥的数字,分门别类进行摘要,一目了然。谁说外行只能看热闹,好的写作者就能让外行看出门道,这考验的当然是其功底。

在文末,作者写道:是每一棵树都成为森林的风景,是每一个人都成为风景里的一棵树。不过,不是苦楝树,而是合欢树。情景交融,感情充沛。生态写作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描述,应该是有人介入的,有情感的共鸣、有交流互动、有眉眼传送,方可以引发碰撞,动人心魄。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从头翻看了李景平的《风在心间行走》,洋洋洒洒,那么多走过的路,那么细腻而周全的描写,是他兢兢业业,满腔赤忱的一份作业,是他给予漫长岁月的真诚回馈。他已经退休多年,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笔锋更健,朝气勃发。感觉人生不过刚到夏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我想,生态文学已经渐进佳境,若是在《观刈麦》的景象中,景平兄一定是在南冈的那位壮士,手持镰刀,挥汗如雨,激情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