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2023-07-10 11:28:58
炎炎夏日,微风掠过,麦田铺满金黄,“丰”景如诗如画。日前,记者走进祁县东观镇西六支村,数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小麦秸秆打捆机、玉米联合播种机紧随其后有序作业。金黄色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装满在地头等待的一辆辆卡车车厢,丰收的喜悦、农人的笑脸,是最美的风景。
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基础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晋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县。近年来,祁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农业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以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两稳”,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迅速落实指示精神 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今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在祁县调研时强调:“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连日来,祁县迅速贯彻落实刘国中副总理调研指示精神,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召开安排部署会,制订《祁县2023年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组织17架无人机实施“一喷三防”作业,帮助小麦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充分发挥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示范带动优势,推进规模化作业,打造新品种试验区,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及时向乡镇通报气象信息,组织农户适时开展小麦抢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西六支合作社种植小麦520余亩,通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一喷三防’作业的实施,整个小麦长势良好,现已到收割季节,这几天3台收割机正在抢收。今年风调雨顺,技术资源力量到位,亩产能达600公斤左右。”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太平高兴地说。
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在机收现场,祁县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机收情况,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玉米直播等多环节作业;及时指导种植户和农机手选择合适的机具、路线,调整作业辐宽、保持作业速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同时,精准掌握麦田病虫害发生动态,全力保障夏粮生产安全。
据了解,全县组织70余台小麦收割机开展收获作业,小麦单产预计达420公斤/亩。小麦收获后,祁县将及时抢墒播种,主要复播玉米、高粱、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胡萝卜、芥菜、白菜等大秋蔬菜,计划复播粮食作物1.11万亩。
创新种植技术模式 确保粮食增产增效
“除传统‘3+2’种植模式外,我县积极摸索适宜当地地块、机具的‘4+3’‘4+4’模式,即4行大豆+3(4)行玉米,这种种植模式不仅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还有利于机械操作、田间管理。”祁县农技人员杨瑞龙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现场演示,为大家讲解种植方式、播种密度、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领。
据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采光空间,实现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地内轮作,适于机械化作业,是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可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为了实现粮食增产增效,祁县统筹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粮食油料协调发展,着眼技术轻简化和生产机械化,积极探索最佳种植模式,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县委书记、县长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分管副县长带队深入田间督促指导,全县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我现在种的8亩地,以前一亩地能收入1000来块钱,现在改成玉米套种大豆,一亩地能收入一千五六。”城赵镇韩家庄村村民申义民已经尝到了复合种植的甜头。
2023年祁县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项目总补助资金560万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环节为“一种两收”,即机械化带状复合种植环节和大豆、玉米收获环节。
韩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捷表示,下一步,韩家庄村将进一步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关政策,扎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致力科技成果转化 确保产业高质发展
祁县聚焦“特”“优”战略,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围绕“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创品牌”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原则,着力推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
小米是我省的“特”“优”产品,祁县围绕打造“有机酥梨、富锶小米、富硒红薯”三大有机旱作农业品牌,着力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经营体系。来远镇在发展“特”“优”农产品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他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打造的富锶小米全产业链产品,目前供不应求。
瞄准农业强县建设目标,祁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等高素质农民5590名。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联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联农模式,培育五亩田、润民、亨通阳光等5家合作社开展3万亩玉米生产托管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认证产品65个,面积25.8万亩,“麓台龙舟小米”等品牌打响知名度。
祁县以打造万亩玉米深松密植有机旱作示范片,酥梨、谷子2个千亩有机旱作示范片,大豆、土豆、甘薯3个百亩有机旱作示范片“六大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点带面逐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以酿品、饮品、乳品、果品、中医药品“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通过倒逼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等措施延伸链条,逐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县农业产业高效化、多元化发展。
一个个承载着幸福的农业致富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延伸,一个个带动乡村振兴的项目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祁县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充盈。
记者 郝贞香 通讯员 郭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