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7-06 09:23:16
文旅产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幸福产业,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前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遭遇“寒冬”。2023年上半年,经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旅游热潮带动,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势头。介休市抢抓时机,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培育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旅推广新时代
走好宣传路
清明节前夕,作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的介休乘势起飞,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争相露脸,赢得广泛关注。4月4日,“我们的节日·清明”——介休市第十六届绵山寒食清明文化节在绵山拉开帷幕,活动盛况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旅游新闻网、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晋中日报、晋中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平台推介报道。以此次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寒食清明文化也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国际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4月5日在脸书、推特平台对绵山、清明节的起源以及寒食清明的习俗进行了详细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推出了《持续2600年的春天祭:清明、寒食与“足下”》宣传视频,引起国外网友的关注和热烈讨论。绵山作为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和寒食清明的文化符号,成为宣传和推介介休的重要名片,景区的热度也随之攀升。截至5月底,绵山景区接待游客15.52万人次,门票收入877.61万元。
除此之外,介休在多地举行推介活动,“介休旅游号”高铁冠名活动、“三贤故里 大美介休”2023年文旅推介会、“青春与介休相约”介休文旅走进高校活动、2023年“唱游三晋”山西省原创音乐推广启动仪式等活动相继举办;“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采访活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见证晋中高质量发展之专业镇发展看晋中”主题采风活动走进介休;“文旅局长申请出战”“文旅局长带你游山西”推介视频,“食在介休、住在介休、玩在介休”系列宣传片新鲜出炉……大规模的宣传推广吸引众多游客来介休观光旅游。与各类宣传活动遥相呼应的是,“借船出海”式对外宣传效果明显。今年以来,莅介采访记者数量不断增加,重头报道也越来越多。人民网刊发《加快文旅康养融合 第十六届绵山寒食清明文化节启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音乐频道拍摄《乐游天下》节目,将介子推的故事、介休寒食清明习俗与音乐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山西南庄村:中国农耕古村庄重焕新活力》,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庄村的美丽和韵味尽显眼前;山西晚报整版刊发《四海同寒食 且以诗意共远方》重磅报道,寒食之乡、三贤故里、琉璃之城的美誉更加响亮……自此,介休市以一套宣传推广“组合拳”,有力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提振复苏。
文旅赋能新模式
走好创新路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催生文旅消费新模式、新体验。张壁古堡结合各个节日热潮,在春节、清明、“五一”、“5·19”中国旅游日、“2023山西国风文化月”、端午等节日活动中推出半价甚至免费古堡游活动。张壁选秀才、张府招婿等国风演绎,碑拓、剪纸、砖雕等非遗展陈和研学体验以及篝火宴会、沟谷踏青、户外野营、烧烤等趣味活动,展现“全时旅游”魅力的同时,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展示、“网红打卡”的欢乐与潮流融入了这座千年古堡。
据了解,2023开年至6月初,张壁古堡景区接待游客20.79万人次,门票收入554.91万元。张壁古堡“新”与“旧”的融合新模式,丰富了旅游新业态,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旅融合新业态
走好振兴路
南槐志村位于国家5A级景区介休绵山的脚下。该村依托绵山旅游,将康养休闲、特色采摘、民宿发展等多种业态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立体化发展。南槐志村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打造“介休民宿旅游第一村”“介休市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用特色农家小院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农家小院产业成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增长点。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农家民宿已初具规模,原先靠天吃饭、靠地挣钱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与南槐志村相距不远的坂地村立足村情,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以村企联建为抓手,撬动工商资本,依托国家政策及介休市乡村振兴规划,打造互联共享数字平台,并和村内电商平台合作,签订收购协议和质量保证书,让村民的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卖得更快更远,在不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也让当地土特产、农产品成为备受欢迎的“香饽饽”。
坂地村还尝试走“工业反哺农业、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建设“田园综合体”,通过休闲体验农业项目,打造瓜果梨桃采摘区、景观休闲观光体验带、农副产品加工区,以及“动物农场”“蚂蚁农场”等极具特色的休闲体验场所,使坂地村成为人们远离城市喧嚣,慢下脚步品味生活的新去处,也成为享受亲子田园时光的好地方。
据了解,截至5月底,介休市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9.63万人次,同比增长51.54%;门票收入1435.04万元,同比增长150.15%,为介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本报记者 李伟江
通讯员 赵 煌 李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