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怀揣乡土 诗意远行

——在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王俊才创作分享会上的发言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4-28 09:25:13

张艳

王俊才这次获奖的诗集《农谚里的麦子》收录了他2019年前后的诗作123首。其中,最动人的是他厚植乡土情怀的诗作。

乡村是他生命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曾经的乡村,滋养了他的生命、润泽了他的灵魂。离开乡村后,作者穿过岁月的风尘和人生的历练,以游子的视角和情怀关注乡村。因为情动于中,便有了无数的创作灵感。

他的笔下有亲人,有乡邻。那个坐在石头上咳嗽的父亲、那个在农谚里一别经年的父亲,那个在田间地头牵着牛、守着小麦等雪的父亲,那个当过木匠、泥瓦匠、铁匠专业户,一生挣命、一生坎坷的父亲,不是他一个人的父亲,是所有走出乡村在外谋生的人的父亲,是每次想起都心疼的父亲。那个贫困未娶、身患重病,让他在资寿寺三头叩地,发出十万火急祈祷的兄弟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兄弟,那是千千万万依然被贫困、依然被苦难折磨的人,是每个比这些不幸者幸运一点的人的兄弟。这些人,是诗歌意象,更是作者对乡村最深的挂念,因为情深,所以动人。

他的诗中有乡土、有乡情。那些曾经的农村生活在他笔下一一再现,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乡村风物图。朴素的打碗花和生命有着诗性的联系;村口的五道庙小的只住下最小的神;一院枣树、一座古戏台、老人嘴里的烟斗一闪一闪,又是几十年;这些信手拈来,充满着浓浓乡土气息的画卷,传达出的是中国人根植于骨髓和流淌于血液的乡土情结,这是每个炎黄子孙共有的诗意和浪漫,某种程度上,这些句子不是他个人的表达,而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神来之笔,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作才有如此高的认可度。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离开故乡后,对乡村现状的关注和思考。《留守》一诗,短短八行,用九口人和十一盏太阳能路灯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多余的两盏路灯照亮坟地这一表达,赋予了诗歌无限的张力,引人遐思。《认亲》一诗,以简单往复的结构,把作者回乡的感受写的淋漓尽致:故乡不再是旧时的摸样,不再有往日的生机,只有自留地里,背着一身黄土的父亲;《移民》一诗中,采煤、塌陷、搬迁这些时代的烙印,用王神婆的心理留下了对与错的袅袅余音……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们到哪里去。乡土,永远是我们不变的情怀。这些厚植着乡土情怀的诗作有着鲜明的形象、动人的情感、诗性的表达和紧凑的线性结构,可以说使诗人的创作具备了好诗的全部要素。再加上高度切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追求,所以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感。

万事万物皆可入诗,除了这部分诗歌,诗人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动人之作。他以敏锐的感受力,捕捉着生活的瞬间,表达着诗意的思索和追求。《在站台》一诗中,那个背着棉被流落他乡,捏着车票,带着陈年的肺咳迫不及待回家的民工,是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楔子》一诗中,那再加不进一枚楔子,却摇摇晃晃的生活,是作者的迷茫和苦痛;《会议模式》中,或台上,或台下,带着表情、没有表情开着会的人生,是作者对生命的反思。这些灵动、诗性的表达,总会让我们眼前一亮,找到烛照生命的契合点。我想这也正是诗歌和文学的动人之处。

读文识人,我的恩师刘计亮曾为他的好友王俊才老师画像:“顶上无发心敞亮,慧心秀语坦荡人”。俊才老师正是这样一个质朴、善良、温暖的人。从农民、到文人,再到各级领导,他的真诚慷慨,与人为善,在所有认识他的,以他为友的人当中有口皆碑,不需我在此赘述。

就是这样一个淳朴的人,他的身上充满着一种向上、向阳的生命力。这不仅表现在他个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笔耕不辍,在对待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更表现在他对灵石文友、灵石诗歌、灵石文学的热忱、无私的付出和高度的责任感上。身边的很多写作者,都曾多次得到过他热心真诚的关照。他秉承我县老一辈文学创作者的优良作风、办刊物、搞活动、带会员,将我县的文学带活、带火,作家和作品数量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县域影响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不得不说近些年灵石县文学创作的繁荣和他的热情带动和积极作为有着莫大的关系。

众望所致,实至名归。今天我们集聚于此,祝贺王俊才老师获得“赵奖”殊荣,这个奖项的获得是王老师的喜事,更是灵石文坛的幸事。这将是灵石县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带给我们荣耀,也带给我们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