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猫 腻

来源:新华社时间:2023-02-17 09:17:32

□ 申有科

年过半百,品味才刚刚开始,之前的爱恨情仇,都如同秋天凋零的落叶,从容地从树枝上脱落,一身繁华,烟消云散。

2018年,又恍恍惚惚就搬了家,新居属于县城的那种,老式格局的新楼盘,地下一层,地上六层。

一下子想起20年前,也是在这种房子里起居安眠,只是中间隔了些许往事,和原来的纯色相比,现在的自己如同一块旧抹布,多了许多污渍和叹息,而眼下,这块快被抛弃的抹布,只不过是想给自己在角落找一块容身之地而已。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晚景凄凉,生活中的俗人,更应该谨慎些,倘若像流浪猫狗之类的,横尸街头,这一辈子不管怎样,都是白活。

在新居,流浪猫狗的确是有的。晚上和孩子上楼,刚到三楼,就看见一只流浪猫。起先,误以为是邻居的,因为门口放着一只猫碗,猫食丰盛,那只猫也极为悠闲,终日无所事,除了吃喝,就是趴在楼梯间懒睡,或者从一楼到六楼,沿途逡巡一回。而它的残疾,也正是它逡巡的时候,我才发现的。

晚上回家,刚到四楼,突然就看见它跑下来了,脊梁是僵硬的,所以它弓着身子,四只蹄子努力保持住平衡,像一辆即将侧翻的货车。

我想,它小时候一定受过伤,有一种外力无情地作用过它的脊梁,于是,颓萎,轰然倒塌,惨叫一声,迅速窜起,找一个犄角旮旯默默疗伤。

这种经历,或许我也曾有过,比如被截了顶的树,被阉割了的牛犊,从此失去疯长和奔跑。这些都可以理解,总之是有利于主人,有利于豢养。

说起豢养,这确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士大夫蓄养死士、门客,当然也蓄养家姬,普通农户也养一些牲畜家禽,后来逐渐演变为御用,招降。不过,养龙倒是一件趣事,当年的闻喜就有董父豢龙的传说,而且不仅养龙,还要把龙宰杀分而食之。除了《左转》中记载了这个故事,夏朝的刘累也养过龙,传说他养了两条,一雄一雌,起初养得挺好,后来雌的死了,公的跑了。于是把死龙剁了,蒸之,献给领导,领导大呼美味。

为了方便豢养而打断脊梁,我觉得比较合情合理,但只是为了某些淫威,对弱势者进行戕害,只能说存心不良。

受伤的人,都有一种强迫型的同情,对于弱势或落难者,总会有一种收养的冲动,这里所说的收养,同样有豢养的意思,只不过是用故作姿态的善,来烘托那些不如自己窘迫的同类而已,看看,我初心依旧,看看,我没有忘本。

猫碗是用一个新茶叶罐代替的,前几年欠了合作伙伴一些钱,过年他来讨账的时候,顺便带了两罐茶,茶叶不错,茶罐更好,属于买珠还椟的那种,所以,茶叶喝完了,茶罐一直也不舍得扔掉。

猫粮以肉食为主,兼以汤料。因为,不管什么动物,都需要喝水吃饭,正如庐山会议上说的“一干两稀,大家欢喜”。

人欢喜,猫当然也欢喜,没过两天,这猫立马不在四楼待了,正式搬到我六楼的门口,这让我的幼子们欢喜不已。

俗话说,有进有出,这猫吃的有了,喝的有了,自然需要拉屎,铲屎官幼子们不屑,老夫也不甘。而猫毕竟是动物,不到一周,我家的门口,俨然成了猫的一室一卫。

冬天的臭,和夏天是完全不同的类别,夏天是由浓而淡,因为不久之后,那些排泄物就龟裂了,而冬天的气候,适宜聚气,收敛、吝啬,细水长流。新鲜的正云蒸霞蔚,陈旧的继续尚有余温。

善心还是绷不住了,作秀是在不伤害自身或双赢的基础上,才可以持续输出的,因恩招怨,估计就是这个过程。

在妻子和楼道阿姨的抱怨中,只好把茶罐扔了,三楼,或许是厌恶其喜新厌旧的原因,索性也坚壁清野,这猫,一天之内,同时失去了两个主人。

楼宇有防盗门,平时是关着的,年关将至,亲戚朋友来往频繁,偶尔也有用一根绳绑住、敞开的时候。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那猫也有了自谋生路的可能。

好久不见它了,隔三差五,偶尔在楼梯间遇到,双方再也没有初见时的热情。

孩子心善,拿着火腿肠喂它,它却紧走几步,一转眼,又弓着腰跑了。

太原禁炮,县城还没有明显的政策,除夕夜,在几家正规烟花店购买了烟花,而后在楼下放了好长时间,繁华散尽,落寞在地上堆了厚厚的一层。

远处的垃圾桶传来激烈的狗叫声,儿子们兴冲冲赶去,五分钟后,哭着跑回来了,说,那只猫被几只流浪狗咬死了,目前正在分尸……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也许就是其中的滋味吧!

恶可以冠冕堂皇,恶也可以不分年龄大小。

倘若当初不收养那只猫,不始乱终弃,它也许在三楼生活得好好的。

可见,人的认知和远见是有限的,凡人重果,菩萨重因,而一个因字,一个果字,却充斥着诸多猫腻,没有普度众生的本领,还是默默活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