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追忆晋剧司鼓大师贾炳正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11-11 08:58:35

□ 周俊芳

“贾炳正师父走了!”2022年9月27日上午,一则消息震惊了晋剧界。贾炳正是著名晋剧司鼓大师,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

“贾老一生酷爱晋剧艺术,爱团如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倒在椅子上时,仍然开着电脑和几位老同志正在整理晋中晋剧团、晋中青年晋剧团团史。择一事,守一生,他将最后一口气留给了晋剧事业,贾老的离去,是晋剧发展的巨大损失……”得知噩耗,晋中艺校校长李大龙沉痛地说。贾炳正曾任晋中艺校副校长、晋中青年剧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为晋剧教育事业呕心沥血。

“还有2天,就是师父90大寿,再过6天,省里戏曲界的一些老同志约好要来为他祝寿,可惜都来不及了。师父一生清廉,生活简朴,为了钟爱的晋剧,他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真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送别恩师,晋中艺校的打击乐教师易清波难过地说。国家一级演奏员、晋中晋剧团司鼓王锦因手术未能参加师父葬礼,心如刀绞,痛哭不已。

为了培养司鼓接班人,1976年,贾炳正从晋中晋剧团到晋中艺校任教,亲手培养了30多名打击乐人才。入室弟子27人,各有所长,遍布全省各大晋剧团,桃李满天下。其中,3个徒弟王锦、王晓鹏和郭海成被晋中市评为非遗传承人。

贾炳正1932年生于太原,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晋剧,14岁拜名师学打鼓板,主攻司鼓,兼击梆子、铰子、小战鼓。他自称“晋剧老学生”,“这辈子最幸福的就是和戏结缘,伴鼓而生”。

鼓师,作为戏曲乐队的指挥,是一台之主,灵魂人物。鼓签打下去,要与演唱恰到好处,融为一体,既要掌控节奏,还要符合剧情,烘托角色情感,既要对文武场有通盘把握,对整出戏的剧情过门,对演员的唱腔唱韵、表演风格等都要烂熟于心,了然于胸。

在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贾炳正曾为许多晋剧名角司鼓,先后与丁果仙、程玉英、筱桂琴、马秋仙等合作,获奖无数,广受好评。他的鼓点板眼尺寸、起落有序,配合音韵、烘托情绪,轻重缓急、点击清晰,抑扬顿挫、伴人伴戏!文戏稳而不温,武戏强而不灭,严守“伴”奏,不喧宾夺主,与演员密切配合,用高超的技艺和一腔挚爱,成全了她们的艺术人生。

贾老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去搜集整理关于晋剧锣鼓的技艺,1979年,曾整理了《晋剧打击乐》(上),被省文化厅作为全省各个艺校的推广教材。退休后,除了教授学生,他花费大量心血编著了《晋剧传统锣鼓通谱》(上中下)。该著作是一套全面介绍晋剧打击乐与乐队配合的工具书,是晋剧打击乐板腔曲牌的百科全书。在全国戏曲音乐界、晋剧界影响深远,被誉为晋中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人民艺术家寒声盛赞: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

可谁又知道,为了出版此书,贾老放弃买新房,一直住在单位分的旧平房里。晚年,一方小院是贾老待客的天地,小小书房是贾老挥洒才情的舞台。在相熟的人眼中,贾老“一生不抽烟、不饮酒,除品茶小趣外就是研究戏和鼓”。日常工作场景是:电脑、手机、放大镜、手写板、水杯……陈设极简,神情专注,深潜在自己的精神海洋中。

为撰写《程伶仙戏剧人生》《程玉英戏剧人生》两本书,2017年,晋中日报社文艺部主任郝俊力曾多次登门拜访,她回忆:“贾老总是笑脸相迎、满怀兴致、不厌其烦,尽其所能为我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讲述他所熟悉的人与事,并不时翻出他珍藏的《中国戏曲史》,各个时期的演出剧照、集体合影,甚至他五六十年前手抄的老剧本,一一讲解。除了耳朵有点背,整个人看上去硬朗结实,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能娴熟地操作电脑。”

贾老每天清晨6点起床,听戏曲、听新闻,雷打不动。其他时间在写字台或电脑上,整理戏曲资料。所有采访他的音频、视频和文字都被他存入电脑,还用写字板在电脑上写文章。偶尔,会有学生或锣鼓爱好者前来讨教,他就敲敲鼓板。闲暇,就上网浏览,晚上看看新闻……生活非常规律,充实而自足。

近年来,贾老全力参与晋中市文联和晋中市晋剧艺术研究会推出的非遗文化艺术抢救工程《晋剧中路梆子挖掘抢救工程系列丛书》。把珍藏的老剧本悉数拿出,积极整理曲目,倾其所有,提供资料。

晋剧打击乐爱好者苏林和,是文艺评论业余撰稿人。他与贾老是忘年交,“毕生时间著书立作,倾尽家资出版《晋剧传统锣鼓通谱》,千方百计录成教学视频;晋中团排《梅绛亵》,他和李桂香整理剧本、筹划排演;徒弟王晓鹏打《梅绛亵》,他亲临指导、讲解路数;参加晋中电视台的《晋中故事》录制,在《山西日报》刊发《关于非遗传承的思考》……”他追忆道,从他的笑容中,看不出一点疲倦和厌烦。“他最注重的就是艺术价值,有时候他会为一篇美文点赞,会为一出好戏叫好,会为一个苗子不辞辛苦,会为徒弟的一场演出熬夜加班,也会为一个跑偏离谱的作品暗自恼火……”

在传统戏曲日渐式微的当下,仍不乏为之倾倒,为之不遗余力传承的人。倒在工作台上的贾老,以耄耋之躯,仍在为晋剧历史和传承而拼尽全力,为晋剧团体的发展而绞尽脑汁。

贾老身后,无数热爱晋剧艺术的人感慨万千,扼腕叹息。无数网友留言,表达追悼之情:“真名士鼓乐三晋地论经著作;胜高僧修行九十载得道登仙。”“为老师和一帮热爱晋剧、传播晋剧、传承晋剧的人点赞!”“一台锣鼓半台戏,致敬永远的鼓王。”……

惜别:鼓板声未绝,不见司鼓人。

惟愿:孜孜深耕耘,后辈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