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血溅太行志亦酬

——致敬抗战中长眠太行山的新闻先烈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9-30 09:15:58

前方总部等指挥机关,率少数警卫部队坚持战斗在内线。分馆驻在辽县麻田镇以东的山庄村,“扫荡”开始了还没有转移,仍然坚持出版了战时版的第1号和第2号两期铅印报纸。

几天前,分馆接到消息,鬼子又要来“扫荡”。分馆组织大家埋藏机器和各种物资,疏散妇孺病号,进入临战状态。

23日夜,狡诈的敌寇纠集3万多兵力,突由山西的武乡、黎城、和顺,河南的涉县、偏城(抗战后撤县),河北的邢台、武安、馆陶,急行军直扑辽县东南部桐峪镇、麻田镇一带,修筑据点,封锁山口,形成直径约25里的包围圈。

日寇对华北分馆恨之入骨,每次“扫荡”都把摧毁分馆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24日拂晓,一股强敌猛然奔袭分馆。多亏早一步接到老乡报信,他们快速撤离山庄村,钻入了高山深谷。

鬼子这次“扫荡”作战,用兵之多,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手段之狡猾狠毒,都是前所未有的。

北方局、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华北分馆、朝鲜义勇队、朝鲜独立同盟、日本觉醒联盟等都深陷包围圈。被包围的党军政领导机关、直属单位和后勤部门很多,非武装人员超万人,警卫部队又少,敌我兵力悬殊,我方处于极为不利的态势。

整白天,6架敌机擦着山头轮番疯狂轰炸扫射,地动山摇,石裂天惊。地面鬼子日夜火力封锁着各大山口,机枪声如骤雨一般。马嘶人涌,万分紧张。

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率少数警卫部队,以一当百,拼死抗击,逐山争夺,掩护彭德怀副总指挥、野战政治部罗瑞卿主任、后勤部杨立三部长等和机关人员奋力突围。

左权将军身先士卒,抵前指挥,25日黄昏不幸被敌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白日,日寇每到一地,立即派出多股队伍反复搜索,指挥官站在山头上拿望远镜观察指挥;夜间,小鬼子分头偷袭各村。狗日们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见东西就抢,见牲口就牵。

鬼子步步紧缩包围圈,抉剔清剿,分馆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他们被分围在几架山上,与敌面对面展开白刃战,伤亡惨重。

突围前,分馆已坚壁清野,掩埋隐藏了大型铅印机等物资,改用小型铅印机出报。面对鬼子越来越紧的合围,他们把小型铅印机也藏了起来,只随身携带蜡纸、刻板,出版油印小报。

为应对鬼子发疯似的围剿,分馆同志夜以继日辗转周旋,集合了被冲散,冲散了又集合,与警卫部队也失去了联系。

同志们连续几天没一会儿停歇,连日水米未进,人人口干唇裂,疲惫万分,虚弱无力,已不能再做强烈活动,大多数同志舌头粘在嘴里,连说话都很困难。

他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扫荡”,从这几天日寇极端残暴血腥的情形上,已明显感到这回“扫荡”的不寻常。

的确,这次“扫荡”跟以往不同。为了摧毁八路军指挥中枢等重要机构,日寇早就派出“特别挺身杀入队”,伪装成民兵、八路军,自带干粮,昼伏夜行,绕过村庄,翻山越岭,潜入辽县刺探军情。

迫不得已,27日下午,何云召集大家商议决定:化整为零,分头突围。他带编辑、报务员等10人去寻找大部队坚持出报,副总编陈克寒带10名记者向南突围并随军采访,编委史纪言带60人就地打游击。

最终,陈克寒一路顺利突围出去,而何云这路却无数次突围均告失败。

27日,何云率队转移到辽县大羊角附近,当晚,他将重要文件销毁,不顾个人安危,仍坚持架起电台接收电讯,亲自撰写稿件,准备出版战讯。

28日五更,日寇又开始搜山了。何云和几位同志隐蔽在灌木丛中,不幸被鬼子发现。“不要把子弹打光,留下最后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决不能活着当俘虏受辱!”面对鬼子的疯狂射击,他沉着地对警卫员王保林说。

突然间,一颗子弹射来,何云被击中,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鬼子退后,当医护人员前来抢救时,他已奄奄一息。但他睁开无力的眼睛,小声说:“我的伤不重,快去救治其他同志。”

等医护人员返回来时,他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永远与新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吴青分离了。那年,他38岁。

何云是分馆管委会主任、总编辑,同时兼任着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社长、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北方办事处主任,还是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的参议员。

他原名朱士翘,1904年出生,浙江上虞县人,是文坛上声誉卓著的文艺作家。早年就读复旦大学,留学日本,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共同领导民族解放大同盟,全力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在上海被捕,被判无期徒刑,在狱4年,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派在南京编辑《金陵日报》,不久又调往武汉筹办《新华日报》。从此,他就一直战斗在党的新闻战线上。(连载四)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