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血溅太行志亦酬

——致敬抗战中长眠太行山的新闻先烈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9-16 09:31:22

□ 杨 文

缺少电讯设备咋办?自造土电池,自缠线圈,自装收发报机。

让工人发扬民主,选举代表组成厂务会议,建立制度,民主处理厂务,按件计值,想尽办法改善工人生活,使生产量几乎提高了一半,消耗量从30‰减低到了6‰。

由于没有照相器材,也缺乏照片制版技术,他们将陋就简,经常用版画作为新闻配图。通常是编辑确定第2天报纸的主题,再由美术编辑根据主题连夜画出画稿、刻成版画,刊登于报中。这一表现形式,成为华北版最大的特色。

遇到什么样的难题,他们就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从来没因缺少物资而停刊过。

他们通过艰辛努力,打破了敌寇的封锁,求得了办报所用一切物资的自给自足,牢牢掌握了舆论斗争的主动权。

朱德总指挥欣闻分馆连克难关,节节胜利,便奖励大洋300块,并写信鼓励道:“继续提高创作热情,不断克服可能到来的任何困难,使敌后抗战的文化工作,更益前进!”

华北分馆和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同根同源,一起走过了峥嵘岁月。

1939年10月19日,北方局决定,华北所有战报和重要新闻,均由分馆用“华北新华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稿。

1941年初,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辽县山庄村成立,由分馆兼管总分社的发稿工作,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

从此,分馆电台除过接收延安总社、重庆总馆和各敌后根据地的电讯,同一些国家的通讯社也建立了联系。

从此,华北新华社或新华社华北分社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报纸上。

从此,华北版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携手作战,牢牢占领着敌后舆论宣传的制高点,成为两座具有无穷杀伤威力的坚强堡垒,被誉为“华北抗战的向导”。

新闻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辽县位于晋冀豫3省交界,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

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和129师师部等长期在辽县驻扎。大批干部从这里输送华北各地,大批部队从这里开往别的根据地。

倭寇惊呼这里是“繁殖游击战争的基地”,是倭寇的“眼中钉”。全民抗战8年中,日寇“扫荡”、八路军反“扫荡”的激烈战斗,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过。

分馆1939年9月28日由武乡县转移进到辽县,先后在后庄、上麻田、上武、岭南、山庄、熟峪等山村驻扎过,直到1942年10月6日迁往河南省(今河北)涉县。

一般分馆驻在北方局、前方总部机关的附近。按照常规,日寇每年春秋对这里“扫荡”两次。每到“扫荡”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大都转往外线寻机作战,分馆跟随总部等机关,在大山深谷里兜兜圈圈,然后就返回了驻地。

法西斯的逻辑跟常人不同,一个中国啃不动,又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初期偷袭得手,不久即转入逆境。战线太长,顾此失彼,日寇更加意识到唯一生路是迅速“征服中国”,搜刮中国的人力、物力支持“大东亚圣战”。而要“征服中国”,就必须首先要消灭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敌后抗日根据地。

人性泯灭的日寇为根除后方的“心腹之患”,纠集在华的大部分兵力,对敌后战场华北,接连施行“治安肃正”“囚笼战术”“治安强化运动”,规模一次比一次扩大,做法一次比一次野蛮,手段一次比一次毒辣,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1/6、人口减少1/3。

经过几年频繁激烈的反“扫荡”作战,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社会积蓄消耗殆尽,军民非常疲劳。1941年和1942年又连遭严重旱灾、蝗灾,敌占区、蒋管区灾民大量涌入,根据地军需民用极端困难。

分馆同志穿着破旧的军装,吃粗糠、咽野菜,省下小米、黑豆全都接济给断炊的老乡,和乡亲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结下了鱼水深情。在左权县山庄、岭南、熟峪等山村,至今仍传颂着他们许多动人的故事。

即使再苦再难,分馆照样活跃于抗战最前沿,在敌寇从根据地没完全退走之前,在被毁的房舍余烬未熄之际,报纸便继续出版了,居然还创造性地依靠各地方党委出版了南线版、北线版、东线版和西线版的油印报或石印报。

1942年5月19日起,日寇向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篦梳式”的“铁壁合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灭绝人性,无所不为。

同历次反“扫荡”作战一样,八路军主力部队果断跳出合击圈,进入“敌后的敌后”,机动寻敌作战,在敌占区断交通、攻据点,消灭鬼子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配合、支援腹心地区反“扫荡”作战。(连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