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破茧蝶变城市美

—— 我市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9-13 08:35:08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弹指一挥间。但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奋进有为的十年,却足以留下闪光的印记。

十年来,我市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改革创新、克难奋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功能设施、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漫步晋中,风景正好!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宛如长龙纵横支撑起城市脉络,一座座公园绿地绘制出绿色发展的美好希望……十年巨变,尽收眼前。晋中,一座繁荣宜居、活力四射之城,正大踏步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

这是一座品质之城

品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象征,影响着千家万户居民的生活质量。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呼唤功能更加强大、设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的城市。为此,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城市品质的努力。

“空中凌乱的‘蜘蛛网’不见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减少了,私搭乱建拆除了,生活在这座城幸福感节节攀升。”看着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晋中生活了20多年的赵伟不禁感叹。

广告下墙、管线下地、停车入位、拆违治乱、改造沿街立面……城市面貌华丽转身的背后来自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大手笔、大决心,以补短板、提品质、创特色、强管理为主要内容,开展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为全省城市品质提升率先蹚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子,形成“晋中特色”、蹚出“晋中路径”。

“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再也不用到处租房,担心被迫搬家了。”张秀红在市城区王湖保障性住房小区实现了安居梦。让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舒适,是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努力奋斗的方向。十年来,我市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3.76万套,打造了群众的安居暖心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8.7万户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2.26万住房困难的群众住进了公租房。

道路建设全面提质,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着力完善智创谷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主城区辐射力;配合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重点实施机场配套建设工程和安置区配套工程,完善机场周边、龙城大街区域路网,构建晋中太原立体快速交通体系,助力区域快速发展。

山大附中晋中学校建成投用、实施榆次一中二期改造、经纬中学二期项目,极大改善教育资源;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市传染病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项目有序推进,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实施供水危旧管网、集中供热扩容、市城区老化燃气管道改造等项目,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安全保障。随着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这是一座宜居之城

如今,行走在我市街头,鲜花绽放、草木葱茏,风景如画。街头游园或简或繁,或大或小,风景宜人,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还给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提供了场所,可谓是小工程、大民生。

“三步一景、五步一园,处处见绿、步步见景。就连街边的市政箱体也挥别了往日‘灰头土脸’的形象,手绘了自然风景、小动物等图案,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市民李女士闲暇之余喜欢到离家不远的街头游园游玩。提及居住环境的变化,她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紧盯“增绿、提质、添彩”三大主攻方向,以公园、广场、绿地为“面”,以城市道路绿化为“线”,以街旁绿地、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绿化为“点”,大力实施绿色攻坚行动。十年来,我市绿地面积由1652.93万平方米增加到4067.86万平方米,增幅达146%。争创了6个省级星级公园,9条省级园林道路,2个省级园林单位,12个省级园林小区,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降侧石、建免费停车场,市民纷纷点赞。“接送孩子方便了,外出办事不用四处找车位了。”为方便市民出行,解决停车难、停车贵问题,我市多部门联动,利用闲置用地打造并向社会开放政府免费停车场,降低沿街人行道侧石,施划路边停车位,确保城市资源利用最大化,不断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以前没有场地,只能在人行道上跑跑,现在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离家近、场地还好。”在榆次一中体育场塑胶跑道上,市民王琦慢跑着,感慨着,愉悦着。为了用好、用足、用活校园体育设施,充分发挥教育设施服务社会的作用,我市将市城区中小学校的部分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形成了以公园配套健身设施为主、校园设施与小区内部健身设施为辅的互为补充的市民健身网络格局,让更多的群众分享优质的体育设施,最大化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精致无处不在、精细处处体现。一幅绿色植被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文化内涵与园林景观相融的诗意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是一座魅力之城

“这里有成功的基因,这里有创新的沃土,这里有时代的风口,这里有前沿的赛道,这里有给力的支持,这里有舒心的环境。”这六个“有”充分展现了我市步履铿锵、昂扬奋进开展城市建设的成就。

“用66平方公里的创新引擎,带动晋中1.64万平方公里、辐射山西15.6万平方公里,打造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2021年9月,以建设山西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目标的山西智创谷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为推动智创谷建设,我市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服务环境。在大学城周边规划出1000亩地,为驻地省属高校、省属医疗机构配建高品质人才住房和配套设施,全方位提供教育、医疗、体育、康养和休闲娱乐等优质配套资源服务,把智创谷建成全省优质的教育城,让更多的人才扎根晋中。

太原榆次“一刻钟交通圈”,太原、太谷、祁县、寿阳“半小时交通圈”,13条道路具备一体化通行条件,7条道路加快推进……我市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加快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南拓”“东延”,为两市发展增势赋能。

路网一体,全面贯通。汇通路作为连通我市城区和太原的快速通道,承担着两市一体化通行的主要任务;小牛线是市城区南部与太原综改示范区的交通主干道,直接服务潇河产业园区发展;迎宾街连接综改示范区、中鼎物流园区和太原南部区域;太太路、龙城大街、鸣谦大街等多条道路串联起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让通行更加顺畅。

公交线路覆盖面逐年扩大,服务不断优化。太谷至太原跨城公交全面推动,山西师大附校今秋招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年内投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晋中院区主体基本完工、明年投用。

精雕细琢一座城,破茧成蝶展新颜。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深入推进城市建设,传递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品质优先的态度,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晋中、爱上晋中、发展晋中。

本报记者 王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