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8-17 09:18:06
住房窗明几净,道路平坦干净,草坪绿树、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乘着微风,儿童嬉戏玩耍,老人寒暄家常……8月12日,步入和顺县康阜嘉园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幅和谐幸福的图景与绿水青山定格成了初秋最美丽的画卷。
“以前家里穷,经济收入低,住房条件差,各方面都不如意。如今,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住上了新房子,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冰箱、电视、热水器都置办上了,社区服务也特别周到,我们老两口打心底里觉得满意幸福!”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王荣福,细数搬迁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住暖心房子,过幸福日子。近年来,和顺县陆续有41个村的1838户、4954名农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了城,在县城康阜嘉园、梁余新苑两个小区集中安置。作为安置点之一的康阜嘉园,建设了安置住宅660套,统筹配建了水、电、路、气、暖、网等基础设施和党建活动场所、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广场、文化站、购物超市、公交站点、垃圾收运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安居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从山村搬进城区,如何能安心扎根?
和顺县以“党建+”为引领,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模式,对康阜嘉园小区实行社区综合治理,着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的治理水平,让安置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以16个整村搬迁村党小组为基础,在康阜嘉园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成立联合党支部,配强班子成员,实现安置点基层组织全覆盖,明确联合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议会议事等规章制度,强化党建引领。同时,成立社区调解委员会、社区监督委员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等机构,有效化解搬迁群众矛盾纠纷;建立各种群众组织,组建了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文体爱好者组成的“五老”志愿服务队和“蓝色楼道服务队、红色党员服务队、橙色平安服务队、绿色创建服务队、粉色便民服务队”“五色”服务队,了解收集基层群众信息,及时处理搬迁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宜,逐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和顺县大力推进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投资9771万元建设了1600个112平方米的标准化食用菌菇大棚,为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户均建了一个菌菇大棚,并成立和顺县和之钰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菌菇大棚进行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统一管理,实行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极大地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搬迁群众通过以棚入股和在菌菇园区打工的方式,参与菌菇大棚生产运营,实现了入股分红和园区劳务双增收。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2个扶贫车间,引进和衣顺裳、英明塑料、宏田嘉利等6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422个,263名搬迁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2至3万元,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
今年以来,和顺县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易地搬迁旧村开展综合治理,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的方式,加大对易地搬迁旧村耕地开发利用,助力易地搬迁对象稳定增收。山西地厚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370万元对义兴镇上虎峪沟10个易地搬迁旧村土地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将原有的600亩弃耕地建设改造成1000亩高标准农田,亩产由原来的150公斤增加到700余公斤,亩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400元增加到1300余元。项目建成后,由种植大户卢永胜集中连片经营,可为搬迁对象提供50多个务工就业岗位,易地搬迁对象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新增的400亩耕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
住进了新房子,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一系列的后续扶持措施,一件件为群众办好的实事,不仅让搬迁户在安置点扎下根、安下心,也实现了逐步致富。现在,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本报记者 郭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