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奋斗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代乐章

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2-08-16 09:45:06

8月以来,数千只白鹭聚集栖息在平陆县黄河湿地,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独立水中,倏忽间又在空中盘旋,伴着水面阵阵涟漪,为初秋的湿地增添了别样灵动的风姿。

现在的三晋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我省黄河流域湿地栖息安家,白鹭、黑鹳、火烈鸟等成了人们镜头中常见的美丽精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时,多次谈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山西“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要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黄河战略的实施为我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在山西落实落地。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全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交出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山西答卷”。

以政策体系为先。从出台《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到印发《山西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山西省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实施方案》等8个政策文件,从编制水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10个专项规划到11个市区域规划全部出台,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以重大项目为基。我省持续加大财政支撑,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围绕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6个方面,谋划了90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000亿元,全部纳入我省黄河流域“十四五”实施方案。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安排省级财政资金9.45亿元支持增强城乡生活污染收集处理能力;24.04亿元支持防护林屏障建设、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五湖”“七河”生态保护修复等;20亿元支持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

以保护修复为重。黄河生态安全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前提。我省统筹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工程建设、水灾害防御,稳步推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我省黄河流域实际监测的58个国控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44个,占比75.9%,同比上升11.5%;黄河流域86个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71,同比下降4.1%,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同时,投资12.44亿元实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完成245座水毁水库、6座病险水库、34座病险淤地坝水毁修复及除险加固等工程,进一步构建起抵御自然灾害防线。

以高质量发展为要。要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省研究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和22个公共建筑地热能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加紧实施已纳入国家规划的10个抽水蓄能项目;推动钢铁、焦化、传统装备等9个传统优势产业对标“生存线”“发展线”实施升级改造。1月至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快于全国7.6个百分点,排全国第4位,特别是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6%,大幅超过全省规上工业增速。

培育锻造重点产业链,确定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等10条产业链,推行产业链“链长制”“链主制”,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7月21日,全省氢能产业链链上企业协作配套签约会结束后,吕梁氢能产业专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吕梁制氢能力大幅提升,产能达到4万吨;已建成6个加氢站点,储运氢链条初具规模。”

促进高质量发展,还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近年来,我省把生态保护与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黄河之魂在山西”为代表,夯实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供给,升级产品业态,全力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文化旅游示范带。目前,我省沿黄地区已建成A级标准化景区39个,其中4A及以上景区22个,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造福沿线群众。同时,我省提升山西黄河文化品牌影响力,创新黄河文化推广形式,推出国内首个黄河文化主题型云展览——“大河上下·民族根魂”,用数字技术重构黄河历史文化脉络,再现黄河文化巨幅画卷。

如今,全省上下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山西答卷”必将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