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8-13 08:40:50
图为张壁古堡景区传统五彩琉璃建筑。 记者 冀古陶 摄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8月初,顶着炎炎烈日,我们走进了位于介休市老城西北角的后土庙。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土庙被誉为“三晋琉璃艺术博物馆”,现存从明正德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琉璃建筑及琉璃制品,身处其中,脊刹脊饰、鸱吻瑞兽、影壁牌坊皆是五彩琉璃,气势宏大,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介休城乡至今保存着大量精美的琉璃建筑,其中11处为国保单位。五岳庙、城隍庙、东岳庙、祆神楼等,都保留有精美的琉璃构件。“介休建筑琉璃烧制历史悠久,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精品,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琉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琉璃的烧制中心,被誉为中国建筑琉璃之乡。”《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以《介休琉璃:缺了它,中国古建筑会黯然失色》为题,高度展示和评价了介休琉璃在全国琉璃烧制的艺术地位和审美价值。
2008年,介休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琉璃的传承活化。毗邻后土庙的后土琉璃坊即是此间代表。通过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应用和琉璃艺术品的精细化手作,将传统建筑琉璃构件升级为艺术品,实现古代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完美呈现古代技艺的当代表达。目前,后土琉璃坊已研发四时太平、金鼠捧珠系列、琉璃影壁桌面微景观及香炉、牌坊、文房四宝等40余种文创作品,屡获大奖。其中,琉璃关公坐像和站像被山西博物院收藏;7月,后土琉璃坊复烧的易县三彩罗汉组像在少林寺展出……
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开宝创办的唐源公司,曾为介休博物馆广场烧制“四狮抬瓶”,再现介休琉璃烧制技艺的辉煌。他还开办琉璃烧制技艺传习班、琉璃烧制技艺特色班,开展琉璃烧造技艺等研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参观窑厂,制作琉璃小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介休民间类似的琉璃工匠和作坊不在少数,为了壮大琉璃产业,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介休琉璃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各级文旅部门协助下,介休市琉璃协会应运而生。6月12日,介休市琉璃协会成立揭牌仪式暨介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张壁古堡举行。在今年“中国旅游日”前夕,介休首家琉璃素食餐厅——吉祥斋就在古堡二郎庙院开业,中式禅意装修风格,经典琉璃构件点缀成为其最大亮点。将琉璃以艺术品的形式,与餐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琉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次非遗文创的有益尝试。
自古,介休琉璃除用作建筑装饰,还被广泛用作碑刻、牌坊等。在张壁空王佛行祠廊下,就立有两通明万历年间烧造的琉璃碑,通体孔雀蓝色,历经400年世所罕见。在与之相邻的“琉璃视界”文创展厅,琳琅满目的琉璃摆件,造型独特,色泽绚丽,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作品,都蕴含着非遗传人的独到匠心。从高不可攀的庙堂威严的代表,到寻常百姓生活的装饰点缀,琉璃的华丽转身,或许就是从走下神坛,能够被抚摸和平视开始……
近年来,介休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琉璃艺术之乡”,优越的环境条件和日渐提升的口碑,为琉璃烧制技艺发展插上了翅膀,介休琉璃声名远扬,在非遗活化传承上,蹚出了一条新路。
记者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