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

呵护遗产 守护历史

——榆社县文物保护与利用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7-22 15:47:24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榆社县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动文博事业健康发展。

修缮保护 古建焕发新生

近日,在榆社县马定夫烈士故居,部分建筑外围搭起脚手架和密目网,工人师傅们正在有序展开修缮工作。

“马定夫烈士故居建于1915年,为民国时期单檐悬山顶建筑。本次主要对故居的正房、大门、院面及部分围墙进行修缮,同时规划设计展板与实物陈列。”榆社县文物局副局长穆永清介绍,“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是此次修缮工作遵循的原则,“修旧如旧”是马定夫烈士故居修缮工程的“灵魂”。此前,该县多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勘探,制定修缮方案,力求最大限度保存建筑的历史原貌,真实反映建筑的历史信息,充分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目前,我县已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投入经费达5000多万元。”穆永清表示,榆社县每年在对国、省、市保古建筑进行日常养护的基础上,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性修缮,对可移动文物进行修复,先后实施崇圣寺保护修缮工程、福祥寺保护修缮工程等,并为2处国保单位崇圣寺和福祥寺配置消防设施,对连家庄文峰塔实施护栏防护工程。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加强文物保护的巡查和管理,提升文物事业发展空间,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确保我县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穆永清说。

文物回归 守护宝贵财富

今年,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将新添4件石质文物展品,他们分别来自该县韩庄村和前庄村。

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副馆长连心介绍,来自韩庄村的3件石质文物中,其中一件存放于村南部河道南面的一间小庙内,另外两件置于村东一处古庙遗址处,初步判断为明代以前的遗存。前庄村的石质文物是在村委会院内东南角地下挖掘出来的,原位于前庄村西北山包上的一处寺庙遗址内,寺中有两尊石质佛造像遗存,于20世纪90年代被盗,后被村民发现,追回一尊置于村委会院内埋到地下。

“这4件石质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因长期暴露野外雨淋日晒,侵蚀严重,为了使这些新发现的文物遗存得到规范科学保护,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决定把他们搬回博物馆实施有效保护。”连心表示,该馆聘请专业人士对文物埋藏点和存放位置进行实地勘察,明确位置坐标信息、环境信息、文物本体可感知信息、埋藏数据、搬迁运输路线等详细数据,并制定可行性文物搬迁工作方案。目前,石质文物搬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近年来,榆社县扎实开展文物核查,助力文物回归。该县组建专职调查队伍,对全县境内石刻文物及3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摸底核查,对民间散落文物积极开展调查、征集和保护工作。穆永清表示:“丰富的古迹遗存见证了榆社的历史变迁,彰显了榆社的文化底蕴,我们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进行保护和传承。”

创新机制 力保文物安全

榆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化遗存丰富。全县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31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

如何保护好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确保文物安全?

“我县坚持执行保护员例会、安全责任、领导带班、文物安全周报等制度,切实形成文物保护常态机制。”穆永清说,今年年初,该县同化石博物馆、各级文物单位保护员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着力构建文物保护责任体系。同时,积极组建督查工作队,不定期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检查,确保每月不少于5次。

此外,榆社县聘用文物保护员73名,配齐文物保护员队伍,实现县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员全覆盖;坚持每月召开保护员例会,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切实增强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应急能力。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榆社县将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厚重的历史文化符号彰显璀璨魅力。

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