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我记忆中的自由市场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2-05-21 09:41:45

程富平

2018年8月的一天,我逛街路过晋中饭店,发现它已被蓝色建筑隔板围挡,挖掘机伸出长臂,发出隆隆巨响,心中不免感慨。晋中饭店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可谓榆次标志性建筑,集会议、住宿、餐饮于一身,其伟岸的形象存留在人们心中四十余年。看到它即将消失,感觉就像失去一位老友。难免心绪稍显沉重,脑海中忽又浮现出晋中饭店的前身——自由市场。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家住栈房街,和自由市场只隔一条马路,尽管时光久远,不能详尽准确地记述,但大概轮廓不会走样。念书时,放学回家总是先绕进自由市场,玩够了才会回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一根针、一条线都得去国营商店或公私合营的商店去买,小摊小贩少之又少,只记得百货大楼门口有一个戴眼镜的晋城口音的大个子,名叫刘志华,生得浓眉大眼,胡子和头发一样浓密,着西装,系领带,用现在话讲,大帅哥一个,做洗牙和点痣生意,还有一个老头卖认针机。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政府分给农民一些自留地,农民收获的一些农副产品自然需要一个销售平台,因此全国各地集贸市场应运而生。

榆次自由市场的前身是普庆离、祥瑞里两条民居宅巷,1959年,政府将其拆迁,形成一大片空地,但空地也没有闲着,时有大型马戏团到此搭棚表演。对于稍显土气的榆次人来说,真是开了眼界。

靠南面临街的奶奶庙没有拆除,有关部门开了一家棋牌馆,可以下象棋、围棋、打扑克、喝茶、聊天,成为榆次最早的文化娱乐场所,后来又成了一家铁器加工修理店,一个叫郭林德的河南林县人经营,其焊工手艺十分了得。和奶奶庙背靠背的是一座戏台,台顶早已坍落,就好像一个人被脱掉帽子,裸露着头皮。

1961年,自由市场开业,盛况空前,人人脸上挂着喜庆的笑容,一进市场,炸油条的香味扑鼻而来。小摊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买东西的人很多,但看热闹的人也不在少数。真要花钱,先得掂掂兜里有几个子儿。尤其是小孩们,盯着多少好吃的东西,嘴里咽咽口水完事。

自由市场背靠通顺巷,东挨粮店街,西邻栈房街,南朝北门外,三面围墙各开一个敞口的大门,是一座四方四正的围城。

市场南门对面,隔条马路,是老榆次人都知道的黄龙江。市场里砖房子很少,以临时搭建的大小帆布棚居多,还有高粱秆一扎,黄泥巴一抹便是一间店铺。地面没有任何硬化,大风一刮,尘土飞扬,大雨过后一片沼泽,泥泞不堪。市场里的布局,不甚规范,除去固定的棚点外可任意摆摊设点,打市场南门进来,中间留一条三米宽的走道,两边一字排开,除农民们卖的箩筐、簸箕、扫帚、笤帚等日用杂品外,更多的是干果和小吃,诸如:花生、瓜子、柿饼、黑枣、糖葫芦等,有种像土坷垃似的酸枣面,孩子们花两分钱就能买一小块,吃得有滋有味。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卖花生米的老头,用的是药铺的戥子,记得攒够一角钱买上一两花生米,细细品味,那花生米怎么就那么香啊!

当然,也有更好吃的,像有卖烧鸡的、剥骨肉的,卖卤制兔子头的,一角一个,味道非常好,回想起来,那时钱很少,但很值钱,记得那会儿粮食都是按斤卖的,一斤白面一毛八;猪肉要分等级,一等猪肉八毛九,二等猪肉七毛九,一斤鸡蛋七毛五,饭店一盘过油肉三毛八,一碗白皮面九分钱。有一次在一家熟肉店,兜里就五分钱,想买熟牛肉,和掌柜的一说,掌柜的很痛快地给切了几片。

临到过年,市场的年味会很浓,花花绿绿的年画、春联、窗花、鞭炮烟花,吃的、用的各色年货摆满摊位。捏面人和吹糖稀的摊位总是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市场里一些头扎毛巾、身穿四尺腰围老棉裤的农民,叼着旱烟袋,趷蹴在地上,两手咯筒在袖子里,吆喝着卖自留地产下的小杂粮等农副产品,以及笼笼里三只兔子两只鸡,要是到了下午,到处会听到“杀割了”“杀割了”的声音。

从东进到市场,卖饭的都集中在这,卖油条的(榆次人俗称麻叶),三角六分一斤,老豆腐五分一碗。有一个卖生炸油糕、片儿汤的厨子印象特别深,此人姓郭,圆脸,胡子拉碴的,胖身材,油腻腻的围裙泛着亮光,可油糕的做法很独特,用凉水和好面后,直接揪剂子,包馅,然后用笼布按压成形,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出锅,其特点外焦里嫩、绵软香甜,令顾客一饱口福。

在市场中间空地上,则是耍把式艺人们的领地,在这里见识了银枪刺喉、气吞钢珠、吞咽玻璃渣等触目惊心的功夫。有一气功师,表演掌劈碎石,四十多岁,个不高,身材较胖,光着上身,下着一条灯笼裤,穿双圆口布鞋。操一口京腔,先用梭标开场,然后躬身作揖:“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随后硬是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用手掌或手指劈碎,随着叫好声各种分值的硬币雨点般地投进场内,一场下来大概有个十来八块钱。散场时,有人说那些石头是用醋泡过的变酥了,不知是真是假。

卖艺的也有轻松的玩意儿,有个拉洋片的平定人,五十多岁,高个儿,背有些驼,镶着一颗金牙,道具是一个一米见方的箱体,上边挂着七块板制画面,上面只能看到一张,通过拉上拉下观众从瞭望孔可以看到所有的画面,并且配有锣、鼓、镲的鼓点,咚嚓、咚嚓、咚咚嚓,口中念念有词,十分和谐美妙,小孩们都爱看,五分钱一次,只听得一口平定普通话:“外面看一步,里面看十里,里边有南京路上好八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有孙悟空三大白骨精,有天上的飞机、地上的火车,潜水艇潜到水里边……”在当时,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拉洋片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上世纪70年代初,自由市场拆除后,在马路上我还看到拉洋片的戴着环卫队的袖标扫了马路。

从市场西门进来,这块是花鸟鱼虫市场,当时榆次人喜欢养鸽子、养兔子、养热带鱼,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这里交易,尤其到了赶集的日子,农村人牵着羊、担着猪、圈着鸡都来市场,换点零用钱,另外在夏天、秋日的会上,你会听到蝉声一片,农民逮些蚂蚱用高粱秆皮编个笼子装上,一角钱一个,别说,这是孩子们十分青睐的玩物。有个孩子爱不释手甚至还带到了课堂上……

靠市场西北角那块,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学后或星期天,小孩子们在这玩耍、游戏,女孩子们跳皮筋、扔沙包、跳格子,男孩子们碰拐拐、砸杏核、弹玻璃球、拍元宝(即把烟盒叠成三角形,在地上摔着论输赢)。这些玩具,多是自制的,玩法很土,但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以致浑身脏兮兮的,回家后少不了大人们的打骂。

值得一提的是小人书摊,对孩子们有异常的吸引力。看一本厚的二分钱,薄的一本一分钱,多看几本还可赠看一本,有成套的古典连环画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也有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现代读物,像《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向秀丽》等。

时光荏苒,1970年,由于晋中没有一座功能齐备的接待会议的场所,便将自由市场拆除了,建成了晋中饭店。当时主持晋中工作的是驻地某部的一位首长,据说此举还受到了上级的批评。自由市场度过整整十个春秋,为榆次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