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介休

千年古村寻遗迹

——介休市绵山镇大靳村印象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2-03-25 10:11:01

□陈全

一堵足有四米高、夯得厚厚实实的堡墙,将墙内墙外隔成两个世界:围墙内,老人们从青石路上踏过,错落有致的院落、高高挑起的拱檐——整个街巷安安静静,只闻鸡鸣狗吠。围墙外,呼啸而过的动车、疾驰在高速路上的车流,显示着时代的快节奏。这里就是介休市绵山镇大靳村。

大靳村与距离不远的古代袖珍“城堡”张壁古堡相比毫无名气,但它在村民眼中并不寻常。很多村民从小便听老人们讲:“清朝时,大靳村居住着一个王氏家族,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晋商。”而村里至今还保存着的清代庙宇、民居,似乎也印证着这个事实。


从历史中走来

大靳村位于绵山镇中东部黄土丘陵区,土厚无石,水源匮乏,三面环沟是村庄最显著的地理特点:发源于神湾、全长11公里的龙尾沟绕村西流过,到河底村汇入主沟;发源于大靳、长5公里的大靳沟流经保和村,并有两条支沟,大靳村就坐落于微有起伏的梁面之上。

大靳村的历史起源于北魏时期,村里有一个流传的说法:相传在大靳村之前该村称为大庄,附近还有一个小庄,也就是现在的小靳村。这两个山庄相距不远,人口稀少,庄里的农民以耕种土地为生。隋朝末年驻扎在河村的军队中有个姓靳的将军,看上了这两个山庄,就通过自己的权势获得了当地农民的土地,作为自己的私田,并且将自己的私宅也建在了大庄。据传当时耗费巨大,为了节省费用,这位姓靳的将军就地取材,拆毁了河村的很多建筑运往大庄,用作修建宅院的材料,因此现在该村还流传着一句“拆了河村盖大靳”的说法。后来,这位靳将军决定在其百年之后,把这两个山庄留给他的两个儿子,永世继承下去,于是将大庄重新命名为大靳,将小庄命名为小靳,大靳村、小靳村由此得名。

关于大靳村名的由来,当地民间还有两个版本,不过都是以靳姓居多为由头。一是“排行说”,相传早年有靳姓兄弟最早落户于此,依兄弟俩年龄排行大小,将其落脚之所分别称为大靳、小靳;二为“版图说”,即随着靳姓人口繁衍多寡不等,依村落版图大小分别称为大靳、小靳。

村名的称谓是在村落形成过程中逐渐确定下来的,其缘由有待进一步考证。在清代康熙《介休县志》所列村名中已有“大靳村、小靳村”,更早的明万历《重修小靳村东岳祠碑》铭文也有记载,而大靳村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北魏时期。

大靳村现保存有该村建造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大兴佛寺。大兴佛寺亦称“大兴寺”,清乾隆《介休县志》载“大兴寺,在大靳村”。据文献史料记载大兴寺石刻造像,为北魏延昌三年(514年)所造,由此推断,大兴佛寺始建于北魏,大靳村有农民居住的历史则更早于此。据大兴佛寺正殿中梁上墨迹所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寺院扩建,现存清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重修大兴佛寺碑记》载明,大兴佛寺历代多有修葺,现存寺院为清康熙时期重修之建造。

 

王氏家族与郭氏家族

唐朝贞观年间,陕西省华阴县剪子乡的王增、王立、王光三兄弟,为了谋生迁徙到山西,其中王光定居在汾阳,另外两兄弟王增、王立则来到了介休,定居于大靳村。两兄弟经过苦心经营在当地都购置了田产。但不同的是,王增是一名赤脚医生,所以除了种田外还有额外的收入,并且还有些文化,因此在当地颇有威望。而王立则单纯以耕种为生,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经过数代的繁衍生息和耕作经营,王姓也逐渐成为大靳村的一个大姓,据传在明末清初,该村的王姓村民可以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到清朝康熙年间,王姓家族一部分人依靠经商积攒了不少钱财,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于是开始着手修建祠堂,整理编写族谱。王姓家族曾派人去陕西华阴县剪子乡的王家祠堂认祖归宗,按照那里的祠堂样式绘制了图纸,并通过族人捐赠集资的方式在村东头盖起了王氏宗祠,也就是后来的公悦堂,大靳王氏宗族只能通过口传耳授来追溯祖先的历史就此告一段落。王氏祖先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大靳村西门外圪堆地上的一块墓碑,碑文刻有明万历年间王永忠,但是墓碑是后人于清朝雍正年间补立的。王氏宗族也把这块碑认作祖坟,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正月初一都到此碑前祭奠,以示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在介休,集聚于大靳和沟口村的王氏家族属于同一支系,大靳村王氏立宗祠后,子嗣繁多。随着晋商的崛起,王氏家族亦农亦商,以商贾富,在村内、县城及湖北汉口等地开设多处银庄、当铺。现村内悬有“树德”门匾的宅院正墙上,硕大的“当”字招牌依旧赫然醒目。民国年间,大靳王景斋开设的钱当行民间信贷在县邑小有名气。清朝末年,介休大旱,财东王石安放粮赈灾,邑人景仰。

大靳村除了王氏家族外,还有郭氏家族,也是以农为基、以在外埠经商为主,敛财颇丰,在村内建造了多座豪宅大院,曾显赫一时。“半村宅院一池水,祠堂旗杆石头街”,便是大靳村当年硬件设施的缩影和写照。人丁兴旺、财力不菲的郭氏家族,在村中明清庙建碑碣的功德名录中可以得到印证,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东岳庙碑》所列执事人名47人中,郭氏有24人,无一王氏人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所立的碑中,郭氏有19人,王姓仅1人。

清代郭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叫郭建馨。郭建馨早年在苏州经商,开设“书业德”印刷字号,老年挟财返乡,道光元年(1821年)创办“竹风园”晋剧社班,亦称“德盛班”。这个戏班子赶场演戏多用骆驼作为运输工具,俗称“骆驼班”。演出活动延续50多年,影响之广为介休戏班之最,家业丰盈为大靳村首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这郭氏家族也是很有品味的!


大靳古堡

大靳村入村口有一座由西向东建造的观音庙,从观音庙往东是一条笔直的大街,大约有四五百米长。在街的北侧有两座古堡,东北侧是旧堡也叫永宁堡,西北侧是新堡也叫崇宁堡,都是晋商王家发达时修建的。目前新堡保存基本完好,旧堡中宅院所剩无几。

与其他地方村堡不同的是,大靳村堡墙外还有一道堡墙,沿外堡墙可绕村一周,也就是说整个大靳村就是一座古堡,古堡内又有两座用来居住的小堡,可谓“堡中有堡,墙外有墙”。

前些年,大靳村村民在拆除房屋时,还意外发现了一条长达4公里的古代地道。地道高1.7米、宽1.5米,四通八达,贯穿了整个村庄,目前村内外共发现了这条地道的5个出入口。有村民分析,依照这条地道的修建样式,初步分析为清末时期的建筑,而地道的用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距离地道口不远处还有座宅院,一排砖雕砌在墙头,饱满的花瓣堆起层层波浪,曲线非常优美。

老人们回忆说,鼎盛时堡内有6座庙1座楼,西门外还有座砖塔。但在20世纪日军侵华期间,堡内40座院落被一把火全部烧掉。大靳村村民曾经熟悉的古老正在日渐远去。


大靳村的风云人物

清朝时,王氏家族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先后培养出不少的读书人,近代最有名的算是王丽中。王丽中是大靳王家43世孙,其父亲是奉政大夫正五品官职,其母是冀家女。王丽中号逸民,生于同治三年,26岁中举人,曾经在辽州,也就是现今的左权县担任教谕。44岁回乡后曾任孔社社长、宗圣社社长、洗心社社长等。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介休,任山西省首届参议会议员等职,主持疏浚过龙凤河等水利工程。王丽中有三个儿子,长子王乃毅,次子王乃讷,三子王乃恪。

王乃毅(号果斋)曾经当过三任区长;王乃讷(号景斋)毕业于山西大学,也是二区之代表,王乃恪是“介休县立第四高校”老师。民国时期,介休人称弟兄三人是“大靳三杰”,尤其对王乃恪老师评价更高,说他“德才兼备,人皆莫及”。以上这些资料来源于《马殷选回忆录》。

从大靳村王家还走出一名革命女青年王戈进,原名叫王仁山,1914年生,16岁考入了山西太原女子师范学校。1936年毕业考入同蒲路铁路局上班。1939年参加革命,改名为王戈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堪称山西妇女解放的先驱。

大靳村村口有一座民国时期建的学校,这便是“介休县立第四高校”,从这里走出去不少爱国青年、革命干部、抗日英雄、解放战争英雄。张兰镇仙台人茹寅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也是第一任校长。后来茹老师病故,城里人刘凤仪接任了校长,抗战前校长是大靳人王来福。王来福,汾阳河汾中学毕业,1922年任介休二高教员,1938年任抗日区长。教师中有王乃恪、王秉周、王和卿等王氏家族的人,因此校外之人称“介休县立第四高校”是另一座“王家祠堂”。

王氏后裔革命者有:王坚女士及王大宁、王和清、王除等,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有王振芳烈士。

石头街还保持着旧日风貌,宅院也保留着昔日的格局和轮廓,但如今的大靳村,很多院门及院内房屋已改修或新建。所幸的是,2019年1月,大靳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6日,大靳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3月,大靳村作为第二批村落单馆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大靳村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陈全,1972年生人,供职于介休市体育运动中心,介休作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由记者史俊杰整理,图片由通讯员冀锦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