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12-17 11:36:06
□ 程守江
在左权县城南40华里处,有个村庄,村名叫连壁,其村地貌,三面环山,北有大红垴,东琵琶岭,西有神头脑,南为开阔地形。航拍俯视,整个村庄坐落在形如簸箕之中,《易经》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其意是说,天上有什么星宿,地上就对应有相应形象。如地上所建的“紫禁城”,对应上苍的“紫微星”,天地之理一一对应,如此说来天上的二十八宿“箕星”对应的是箕形之地,按易学之理,此村应该叫箕村才对。可她既不叫王村、李庄;也不以山水、树木等取名,却用星宿命名偏偏称其为连壁。何也?是因为那时候人,喜好夜观天象。夜间,仰望天空,发现东方箕星,偏照村庄,而北方壁星正好在头顶上方,经高人指点用“连壁”二字作为村名,以承天意,吉祥永昌。你若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不妨,夜朗星明之时,站在此村北山梁上,仰望星空,就会发现此言不虚。
壁宿是北方组成玄武星座七宿之一,它由两颗星星组成,相连一起,故称“连壁”。壁宿的功能,唐朝诗人张说有诗云:“东壁图书库,西园翰墨林”。就是说壁宿是与文化有关的星宿。古时,连壁村东山上就建有文峰塔,来“上表天意,下兴文风”,建塔与村名二者合一,可见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良苦用心。难怪连壁早年就有辽县文化村的美名。至于此名源于哪朝哪代、何年何月,今已无法考证,唯村中那棵千年古槐,静静地叙述着连壁村的古往今来。
连壁是个拥有150余户人家的大村,村中姓氏众多不一,郭、赵两家是为该村大姓。无论何姓氏,“耕读传家”是她们代代相传的本分,“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他们生活中不变的信条。清乾隆年间,郭姓就出了个读书成名之人郭宾,中举出仕,为官肃正清廉,很受百姓爱戴,官至道台。据说,皇上曾赏赐其“半套銮驾”供出行之用。
至清末之时,郭氏又出了个致富能人,家族已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了,到郭吉祥这一代,更是了不得,家业之大可与晋商媲美。其住所虽没有像晋中一带大院、庄园有名,但却因有村中之村奇观,别有一番景致而出名。在村中的郭氏院落叫“寨上”,靠西面东,地势高于其他民房,登临眺望有种高贵之感,这种感觉在晋中其他大院是找不到的。现今虽已破败,但宅院遗址清晰可辨,那一级级宽大厚实、让你仰望的台阶;精美的门楼雕饰;曲径通幽的门洞,等等,依稀可见昔日之辉煌。
村中村还有一处叫“马安”,那是郭家骡驮马拉运回物资后“人驻足,马下鞍”的卸货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马安”由此得名。
家财万贯的郭吉祥,在周边群众的眼中却是个开明绅士,富而不奢很有名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出钱出力,保护抗日志士;儿子郭辅轩山西大学法律系毕业后,鼓励儿子到延安上抗大参加革命。解放后,其子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事也凑巧,解放后,从连壁村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干部,遍布本省、市、县三级的公安、法院、政法队伍,处级干部比比皆是。不仅如此,“南下干部”从事政法工作人员也为数不少,且非普通工作人员。较为知名的是湖南省湘潭地区法院院长赵庆祥,还有任山西省忻州地区中院院长郭中唐。此事,既是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一个有趣话题,也是该村别与他村与众不同的一个亮点。
坐落于箕形之中的连壁村,地势并不平坦,交通闭塞,用当地百姓说来形容是:“九垴十八节,四平一笸篮”(笸篮,方言即箩筐。意为只有四块很小的平地)。
特殊的地理环境铸造了连壁人勤劳、善良、刚毅、正直的淳朴民风。以上所举事例,是此种民风的必然,更具体事例,还有在抗日战争时期,绅士郭吉祥,为保护村民就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之下;与连壁村郭姓有姻亲关系的清末秀才,名门望族辽县城西关“旗杆院”的主人刘鹤翔,日寇多次利诱威逼其当伪县长,他宁死不从,逃到连壁村躲避了起来。鬼子千方百计找寻,就是找不到。村民无一泄露其密;
特殊的地理环境还在于她的地理位置和八路军总部地理位置相似,麻田位于左权的东南与河北的黎城、涉县接壤,是一村连三县之地,战略要地显而易见。同样连壁位于左权县西南,与武乡、榆社接壤,二者地理位置相似。抗日战争时期,连壁是辽县抗日政府二区所在地。在区政府领导下,村民积极参与抗战,抬担架、做军鞋、送给养,为麻田八路军总部的后勤保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在攻打日寇盘踞在辽县、榆社、武乡“一台控三县”的红都炮台,村里的民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事迹动人,可歌可泣。
原辽县抗日政府县长、连壁村女婿黄明,在他的影响下,连壁是辽县少有的几个没有日伪政权的“抗日模范村”。又是他在任期间,为了纪念抗日英雄左权将军,让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上报延安,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连壁村,村民又产生了改变“只见大山不见树,满是荒坡不见地”的想法。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村干部”。连壁村历来就有一个好带头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村长赵和璧到今天的村党支部书记郭应林,一直延续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团结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他们抓住机遇,不计报酬。自带干粮、连续苦战,硬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开垦荒山,种植核桃树,发展经济林。把一座名叫黄家岭的荒山,开劈出3000余亩的核桃树林、5000余亩的农田,种植药材和小杂粮,并成立了龙鑫合作社,据2014年统计,年销售收入195万元,总资产达到83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600元,2018年,太阳能发电覆盖全村更让连壁村锦上添花。让昔日荒山秃岭,变成翠绿满目的青山。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实版的写照。
连壁的故事太多了,注定是个不凡之村。省、市领导视察过后,褒奖有嘉,十分感慨地说:“这是一种精神,是情系群众,甘于奉献,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连壁精神”。今天的“连壁精神”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讴歌发扬。欢迎你到连壁来看一看,当车沿着宽阔的柏油乡村公路行至黄家岭山顶时,向西一望,一个整洁、明亮的山村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因为她还是山西省的卫生模范村。坚信定会不虚此行,体会到的是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