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先进典型

【学习先进典型 凝聚奋进力量】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二〇二〇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程芳琴团队的故事

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1-11-22 09:21:38

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远远就能闻到空气中刺鼻的气味;老百姓冬天烧煤泥取暖,炉具简单、污染严重,煤气中毒成了不少家庭的梦魇;煤矸石令所有煤炭企业发愁,无处安放,堆积如山,经常自燃,污染大气环境和地下水……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忧,煤矸石、煤泥、粉煤灰作为煤炭开采、洗选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曾给山西产煤地和矿区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

10余年来,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咬定这些固体废弃物不放松,啃“最硬的骨头”,从根本上减排,把变废为宝的论文写在转型发展的企业里,把减碳增绿的科技成果写在高质量发展的三晋大地上。

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程芳琴领衔的“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她第二次荣获该奖项。

从零起步,她建实验室带团队发展学科创造条件一心干事创业

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都浸透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对于程芳琴来说,此次获奖成果更是她“白手起家、从零起步”,和团队成员一步步创造出来的。

2002年,已担任山西南风化工集团首席工程师的程芳琴,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放弃了在别人看来成功、亮丽、正高歌猛进的事业,调回省城太原,在山西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师,开始了人生和事业新的挑战。

没有团队、没有实验室,程芳琴带着两名本科生在公用的本科实验室开始了研究。她总结企业工作,编写专著,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时年仅38岁的她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程芳琴因此得到学校20万元经费支持,以及两个实验室、两个办公室共计100平方米的场地和1个团队成员名额。

为了弥补科研经费不足,程芳琴精打细算,连续几年把自己的工资收入作为科研资金,用于购买实验器材;没有电脑,她把家里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全部拿来,供学生使用;没有打印设备,她在周末带上资料和打印纸借用同学单位的打印机去打印;实验设备短缺,她翻遍了学校的三四个报废设备库,从中拆捡零部件,自己设计加工成实验设备;实验场地不足,她带领师生把学校一个破门烂窗、满是垃圾的闲置地方,改建成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

但程芳琴也有“大方”的时候,她大手笔、高起点建设团队、培养人才。她在清华大学、美国犹他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与三位合作导师,也分别是三个国家的工程院院士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06年开始,就挤出科研经费,先后资助16名研究生和团队青年教师去国外开展合作研究,让他们高起点迅速成长;为让学生开拓视野,她每去参加全国性会议,都抓住机会尽量多带学生去,2006年去长春参加学术年会时,为了多带人又省钱,她与同学们一起坐了20多个小时硬座,2010年去天津参加全国学术研讨会,同样为了多带人又省钱,她舍不得住会议安排的宾馆,和大家一起住在距会址较远的快捷酒店……

程芳琴还从零起步,申请环境工程硕士、博士学位点,创建新兴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硕、博完整学科体系。在一个传统的综合类院校,建设新工科专业遇到很多难题。多少个日日夜夜,程芳琴带领师生白天做实验,晚上、周末编教材,埋头于工程设计、总结实验、编写教材,既要对接需求扎实搞科研,又要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团队,实现了从最初的简装教材到“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的突破,他们还坚持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探索实施的因技施教、因研施教、因需施教、因制施教“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获评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对专业建设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深入,终于在2011年建成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2020年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双万”专业,开始向社会培养输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优秀人才。

“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干事,不能因为条件不够而等待,等待的这个过程肯定是错失时机的过程。”这是程芳琴经常对团队成员和学生们说的话。她积极加强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真正把资源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打造成为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平台’,不断壮大联合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瞄准国家需求,她坚定行走在煤基固废物高效利用和燃煤污染控制的科研之路上

生于山西、长于山西的程芳琴,立志利用所学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她把目光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需求和三晋父老的健康幸福,一步步蹚出了一条煤基固废高效利用的科技新路、打开了燃煤污染控制之门。

“新的岗位究竟应该干什么?”程芳琴刚调入山西大学后也曾迷茫和焦虑过。本世纪初,太原城中村的冬季取暖基本是靠土锅炉燃烧散煤,一到冬季空气污染就会加剧。这是整个山西甚至华北地区的缩影。“我有个同学的爱人,过年回了趟老家,结果因为煤气中毒,不认识人了……”身边一系列给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给人们生命造成重大威胁的现象,加上国家和省里对煤炭清洁燃烧的高度重视,让程芳琴坚定地走上了与固废物的博弈之路。

2006年,她带领团队成员先后跟山西潞安、山西平朔、山西大地、山西天宇等企业集团联合,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研究。15年来,她与团队成员奔走在实验室与企业之间,除了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1项、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编制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多个。他们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煤矸石、煤泥及煤泥污控制和无害化处置领域的一系列空白。

如今,程芳琴团队已经从建立之初的3人扩充到36人,从副教授、教授,团队成员一步步成长,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越来越多的年轻博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团队也被授予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山西省模范集体”等称号。

除了校内实验室,程芳琴还与企业、地方搭建了多个校企合作平台,如与平朔煤矸石发电厂共建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长治襄垣建立起上万平方米的山西大学襄垣固废研发基地。实验室还于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于2013年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获批“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我们所做的工作,既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又促进了煤基固废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着积极作用。”程芳琴说,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源于一个信念: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

惟有奋斗才会精彩,她和团队成员俯下身子把根扎向大地最深处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程芳琴有着切身体会。

最初,为了选准研究方向,程芳琴常利用工作之余深入一线搞调研。“那时,远的地方挤公交,近的地方骑自行车,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时间也利用起来。”调研中,她受过冷遇、吃过闭门羹,甚至有一次骑着自行车去太原西山时,为了躲避运煤的拖挂车,连人带车掉到了沟里,脸和手被刺破了,脚也崴了,是过路的好心人帮她把自行车搬回路上。寒来暑往,从山西到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程芳琴用3年时间深入了解了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为科研方向的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

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在研究过程中常会因为工艺不同出现知识盲点,一方面要补基础、编教材,让学生能尽快上手,另一方面因为实验室成果迫切需要产业化,团队成员常两三年不发一篇论文、不写一个专利、不出一个成果。“从优秀博士到肯俯下身子、不出成果也不着急的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年轻人在我跟前说着说着便眼泪哗哗,非常痛苦,我也心痛。”她耐心鼓励团队成员,“我们必须迈过这道坎。”

工科类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至关重要。有一次,在某企业会议室里,程芳琴与企业领导和车间负责人讨论技术改造方案,因为之前企业技术创新经历过失败,不愿再接受新技术挑战,她不放弃,努力争取,一遍遍耐心讲解团队技术的不同之处,在对方逐渐理解,开始进行讨论时,她转身去了卫生间偷偷抹眼泪……每一次成果落地转化的一波三折,都被程芳琴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化解。“很多企业负责人最后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她笑声朗朗,充满感染力。

“时隔十几年,我们还清晰地记得因为没有经验、不会申报课题,屡报屡败,直到第26次申报才得到通过时如获大奖的激动;记得为破除来自企业和高校教师之间心与心的壁垒,通宵达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景;更记得院士专家对我们高度认可、支持,山西大学获批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时的喜极而泣……”团队成员激动地回忆起跟着程芳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教师们由衷敬佩,学生们充满感激。

“程老师既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开拓者,又是一个难得的团队领路人,还是一位倾心倾情的护花使者和辛勤园丁。”团队成员告诉记者。

“多年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科研、默默扎根的我们终于在此刻绽放!”程芳琴的多名研究生感慨,“‘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这是程老师在我们研究生开学时的寄语,也是我们科研路上最煎熬、最迷茫时的指路明灯。”

“惟有奋斗,才会精彩。我有幸再次获奖,由衷感谢我的领导、团队和所有与我结伴而行的同事、朋友和亲人。我最感恩的是伟大的党带领我们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好时代,为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追求梦想的广阔天地和舞台、创造了追求卓越的难得机遇和条件。”11月3日上午,程芳琴手捧着沉甸甸的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倾诉心声。

本报记者李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