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09-17 09:25:46
漫步在左权太行百里画廊“黄金谷”步道上,金叶榆、金枝槐、金叶卫矛等苗木组成的林带如金色的锦缎在崇山峻岭间铺展,美不胜收。
从昔日的运煤要道、贫瘠荒坡,到变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鸣、引得来游人的百里画廊。巨变的背后,是我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实践。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出硬招、下重拳,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表里山河、美丽晋中的发力点,人民群众生态环境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有力构筑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高位推进 笃行担当
全力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
2018年,市城区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好转率、SO2下降率、二级以上天数同比增加数均列全省第一;
2019年,市城区空气综合指数好转率居全省第一;
2020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67天,较上年增加38天,创历史新高;
2021年1至6月,二级以上天数同比增加4天;
……
生态答卷,“数”说精彩。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指标反映出我市生态的持续向好。
近年来,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数。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以初心为墨、以实干为笔,刻下了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拼搏奋进的身姿,凸显了晋中不负山水不负民的情怀!
环境的改变不是朝夕之功,回望奋斗路,亮点频频:全省首家在市域范围内划定了“1+6”城市污染通道联防联控区域;全省首家开展市域范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全省首家出台《晋中市环境保护约谈办法》;全省首家启动市级环保督察……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晋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共同发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进一步推动形成“大生态、大环保”的工作格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是我市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为持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我市出台《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晋中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每年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和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并督促整改落实。
市政府相继制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实施方案、2020年决战计划、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0年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实施方案等精准措施文件,针对重污染天气应对、SO2和PM2.5预警管控、地表水国考断面精准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利长远、谋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了污染防治基础,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
精准施策 厚植底色
用心绘好美丽晋中新画卷
环境就是民生,碧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9月9日早晨,在榆次区李墕村污水处理站,山西合兴科技有限公司污水运营经理师国政正在对李墕村污水处理站的人员到岗、水质情况进行登记和检查,以确保污水达标后再排放到地表。在师国政身后不远处,李墕村污水处理站的扩建工程也如火如荼进行着,工人师傅们忙着安装新的污水处理设备……
“李墕村污水处理站用于东赵村、李墕村、西窑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处理达标后排至潇河。潇河是汾河的支流,近年来,我市聚焦水污染防治,采取有力举措,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一名工作者,看着潇河一天天变得充沛起来、清澈起来,内心激动不已!”师国政对记者说。
碧水清波润心田。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汾河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我市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结束“九龙治水”,让汾河这条山西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十三五”期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我市三个国考断面,松溪河王寨断面综合水质为Ⅰ类,郝村断面2019年首次达标并保持稳定在Ⅲ类水质,王庄桥南断面水质2020年综合水质为Ⅳ类。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坚持用心呵护碧水清波,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狠抓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交出了一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亮眼成绩单——1至6月,我市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6个,占比85.71%。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目远眺,这是晴空万里的“晋中蓝”!“现在随手一拍都是美景。”家住市城区钰荣源小区的李俊丽笑容溢满脸庞。幸福感的背后,是我市上下持续发力、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久久为功的结果。
为了还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我市狠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以环保倒逼转型,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群策群力,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一抔土,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天、黑臭水那样显而易见,如何确保不漏一处,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为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我市坚持“打基础、强管控、抓治理、破难题、防风险”五措并举,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在全省率先推进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在全省率先铺开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环境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实现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我市坚持“林地林用、草地草用、专地专用、耕地不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坡地、荒地、滩地和废弃矿山等开展绿化,科学规划实施灌木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疏林地提档,有效扩大造林面积。绿染晋中遍地翠,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美景成行,水清河畅,绿树成阴;环城旅游绿道串珠成链,五角枫、白皮松等多彩树种汇成亮丽的风景……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怎么样,让小动物来“说话”!
2020年4月,在祁县境内的四县垴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活动踪迹;
2020年6月,“太行山的小公主”华北豹F8现身昔阳,这是它首次出现在出生地和顺以外的县域;
2021年9月,在祁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鹭、大白鹭、苍鹭等水鸟自在游弋,与昌源河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秋景图。据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白鹭种群数量已达63只,这是该公园监测工作自开展以来,监测到白鹭数量最多的一次。
美丽晋中,渐行渐近!
逐绿前行 收获幸福
不断拓宽百姓增收致富路
持续好转的清新空气、赏心悦目的蓝天碧水、风光无限的绿地青山,让晋中变得愈发魅力十足,也让其绿色发展的脊梁愈加挺拔壮实。
生态环境改善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左权县科学高效推进清漳河治理,把水资源保护与发展全域旅游相结合,让治水安民向着兴水富民转变。左权西安村在河道综合治理中,以莲为媒,建起了生态莲花园,重点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村庄实现了河畅、水清、景色美的大变样。村民石生林依托绿水青山,抢抓机遇,办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我的农家乐以莲藕烹饪为特色,再加上村里的传统菜,很受游客欢迎。现在经营农家乐一个月能挣4000余元,参与园区日常维护还能挣600元,收入很可观!”石生林高兴地说。
呵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榆社县高度重视云竹湖生态保护,通过实施增绿增彩、管网建设、湖岸整治、景观打造等系统性基础工程,一体推进“生态修复、水态治理、业态开发”,努力以云竹湖的新内涵赋予“山西好风光”新魅力,生态优势也逐步变为经济优势,生态收益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乘风踏浪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我市将持续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绘好生态画卷,让绿意更浓、蓝天永驻、碧水长流、净土常在,让家园日益美丽动人。
记者 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