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1-08-25 10:34:52
乔晓燕作为灵石县乡村文化带头人和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下乡活动。 资料图
爽朗的笑声、风趣的谈吐、麻利的干劲,身上投射出来的亲和力总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热情、活力与真诚。她就是我市百业百人讲百年宣讲团成员、灵石县两渡镇文化站站长乔晓燕。
给居民讲、给农民讲,给职工讲……自5月份我市启动百业百人讲百年宣讲以来,乔晓燕以题为《追梦》的宣讲已进行了36场,每场宣讲,人数有多有少,但乔晓燕总能让人听得走心、听得动容,与她一起感受家国情、追梦路。
“乔晓燕的宣讲既充满着‘土味’,又激扬着‘新气’,语言精炼、诙谐幽默、真情流露,这种清爽又有意义的宣讲应该多来几场!”圪台村村委会主任薛卫忠听完乔晓燕的宣讲连声夸赞。
乔晓燕的宣讲为何广受群众好评?乔晓燕总结说,给基层群众讲得接地气,只有与大家产生共情,才能引起共鸣,所以她每次宣讲总会根据场合、受众不同,在内容方式上进行调整,这也成为她每次宣讲的不二法则。
乔晓燕宣讲有“秘籍”,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秘籍”源于她扎根基层二十余年的厚积薄发,源于她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情有独钟,更源于她对一名共产党员身份的深刻理解。
“2002年8月12日是值得我毕生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年少时的梦想终于实现。”周末回到家,乔晓燕激动地向父亲汇报了这个好消息,父亲欣慰地笑着送了她九个字:守初心、葆忠心、献爱心!至今,她谨记于心。而关于父亲,乔晓燕说,“他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
犹记得,那是一次“临时工”转正的机会,乔晓燕本可如愿,但父亲硬是把机会让给了别人,乔晓燕无论如何都想不通,但父亲接下来的一番话让她瞬时释怀了。“身份不是界定一个人做事的标尺,更不能阻碍你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只要心中有梦,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处处都是展示人生风采的舞台,是金子总会发光,共产党员就是你最高级别的身份!”
也是那一瞬间,原本还十分不解的乔晓燕,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她心中涌动,她告诉自己,平凡岗位平凡人,但做的事不能平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乡镇文化站,一个似乎并不起眼的岗位,但在《追梦》宣讲中,乔晓燕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中华民族最优秀、最丰富的传统精髓文化皆来源于民间沃土,小站也可以承载大文化。”乔晓燕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她先后选树创立了两渡镇农村广场文化交流会、何泽慧院士纪念馆开放月活动、消夏文艺汇演、文艺小分队巡演等多项特色文化品牌工程。
特别是在对外宣传推广何泽慧院士纪念馆德育教育基地的工作中,乔晓燕更是精心筹划、精心构思,先后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系列展览、观“何泽慧纪念馆”有感征文、“我为改革创新做什么”座谈会等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她还志愿为观众讲解150余场次,接待了全国各地慕名参观者6000余人。
正因为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会做群众可口的“文化”家常饭,2018年乔晓燕被选为两渡镇百姓宣讲团团长。自此,她每次接到宣讲任务,总会组织宣讲团成员认真学习宣讲主题内容和精神内涵,划出重点、热点,深挖细磨,反复商讨宣讲方案,让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底气。她说:“要提升宣讲人的学习力,就得接好政策天线,把握正确导向,用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去讲,把‘单一送餐’提升为‘点餐服务’,加工成‘家常便饭’,这样我们才不会白讲,群众才不会瞎听。”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续的瑰宝,弘扬、传承人人有责。”孩提时代父亲教导的这句话一直在乔晓燕耳边萦绕,这也成了她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醉心文化、孜孜以求的动力之一。父亲生前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人、文艺活跃分子,有灵石“李有才”之称。传承的曲艺类市级非遗“灵石评说”更是家喻户晓。为了把这份“大业”传承好,乔晓燕将非遗文化三进(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宣讲活动在镇区开展得如火如荼,惠及群众2000余人。
不仅如此,乔晓燕还自编自演了多个紧跟新时代弘扬正能量的评说作品,并出现在灵石各大活动中:灵石县品质旅游推介会上《豁达的灵石 璀璨的未来》、十九届四中全会文艺宣讲活动《全民健身展风采》、灵石县非遗展日《让非遗活起来》、十九大精神文艺宣讲《夸夸灵石话》、疫情期间《心手同牵战疫情》等等。亲切的家乡话、朗朗上口的小段子、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大道理,让大众耳目一新,一时间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做好党政国策的“传声筒”,把宣讲内容讲好讲实讲通透。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乔晓燕始终踏实践行着一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基层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记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