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织建设稳步推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斗争(1927.8—1937.6)

来源:晋中新闻网时间:2021-06-11 10:40:06

大革命失败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0年中,晋中地域内的党组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高潮发展(1927.8--1928.2)

在山西党组织领导下,晋中地域内先后组建2个县委、1个特委。领导祁县、介休的群众运动掀起高潮,发展农会、工会会员2000余人,成为全省革命斗争的中心地带。

中共祁县县委(1927.8—1928.2)

中共介休县委(1927.9—1928.3)

中共平介特委(1928.2—1928.3)

中共祁县县委与张庄事件

中共祁县县委成立旧址

1927年8月,晋中第一个县委——中共祁县县委成立,书记阎定础。1928年2月27日晚,祁县县委在张庄村开会研究举行农民暴动,28日凌晨,遭国民党军警包围,多人被捕,县委遭破坏。

(二)顽强坚持 (1928.3—1931.8)

期间,先后组建4个支部(特支)、恢复1个县委:

中共榆次支部(1929.7—)

中共铭贤学校特别支部(1930.8—1931.春)

中共榆次特别支部(1931.春—1931.秋)

中共祁县特别支部(1931.4—1931.6)

中共祁县县委(1931.6—)

(三)恢复发展 (1931.9—1937.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晋中地域内各县党组织的活动有所恢复。1936年,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山西,牺盟会派党员到各县以合法身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扩大了党的影响,晋中建党活动由平川向东部山区各县发展。期间,先后成立2个县委(中共祁县县委、中共榆社县工委)、1个区委(中共平遥区委)、2个支部(中共灵石县支部、中共寿阳支部)。

红军东征到晋中

誓师东征

红军东征部分将领

东征战役示意图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2月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讨伐阎锡山、打通抗日前进的道路。红军一度抵达灵石、介休西部活动。在静升袭击国民党关麟征部,然后北上攻克介休义棠白先山据点。3月4日,红十五军团一部抵灵石双池镇(今属交口县)。17日,毛泽东率总部人员进驻灵石西庄村,20日离开。红军在灵石发展一批党员,帮助成立中共灵石支部,建立双池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开展了打土豪,斗恶霸斗争。组建了500多人的中国人民红军晋西游击队,支队长冯克武,政治委员马佩勋,编入红十五军团。5月5日,红军结束东征回师陕北。

牺盟会在晋中的活动

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太原成立。简称“牺盟会”。

从1936年冬到1937年6月,牺盟会陆续向各县派出村政协助员,开展建党和抗日宣传工作。太谷(阎化祥)、昔阳(赵光寅)、辽县(左权县,史怀壁)、榆社(石树森)、平遥(李文炯)、寿阳(樊俊顺、姚祖章、崔秀峰)、介休(燕登甲、秦述尧)、祁县(阎定础、武秉信、史绍亭)等8个县都建立了牺盟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