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晋中“三农”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05-28 17:22:04

本报记者 张志丽

芳菲五月,韶华多彩。放眼晋中,沃野万顷处处激荡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春潮:一项项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

一年来,我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化作工作的强大动力,强力聚焦“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日益凸显“头雁”效应,有机旱作率先蹚出现代农业新路,“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响彻晋中大地,示范廊带建设浓墨重彩描绘新农村亮丽画卷。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从一域再次印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力量和强大实践力量。

强核兴谷舞龙头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将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品牌”“坚持‘特’‘优’战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考题,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持续强化“高新”发展内核,更好发挥“领跑”作用,将3年拔地成势的精彩实践和担当作为,化作如期交出满意答卷的必胜信心。

打造创新高地——建设了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42个,可转化新品种、新技术208项。

打造产业高地——推进了总投资159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打造人才高地——柔性引进了7名院士、1名“长江学者”、50名博士、9名特聘专家进入农谷专家智库,48名国内知名专家受聘乡村调查研究院。

打造开放高地——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持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积极申报中国(山西)自贸区太谷片区,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成为山西农业农村发展的对外窗口。

打造农村改革先行区——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作为突破口,打造更具示范引领作用的改革先行区;示范推广有机旱作农业,辐射带动全市发展有机旱作农业27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9.5%。

今年,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还将落实七方面80项重点任务,实施总投资162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打造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引擎。同时,将强化示范辐射带动,全市每个县(区、市)集中连片建设1个千亩以上示范基地,构建“1+10”全域农高区发展格局。

有机旱作亮品牌

“山西少雨缺水,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个“有机旱作”,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有机”,更是“大有机”,即绿色、健康、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

我市旱地面积达37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以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域。

我市坚持把“有机旱作”作为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开展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建设,蹚路子、出模式、出样板,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5.65万亩,发布农作物标准技术规程38项,农业标准化率达到3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8%、连续9年居全省第一,形成玉米、高粱、谷子等15种典型旱作种植模式。

立足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的平台优势、政策优势,我市各级有机旱作示范片突出“特色”“优质”,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涌现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典型、好模式,在全省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今年初,我市出台《2021年有机旱作行动方案》,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着眼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逐渐形成一套可全面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体系,使有机旱作成为我市农业标志性品牌。

农村改革激活力

我市探索推进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太谷区范村镇西曲河村有一片靠天吃饭、收入难上千的荒坡地。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中,田森集团投资1137万元,在这里建起占地500余亩的32栋旱垣温室大棚,形成全国首创的智能化旱垣温室大棚园区。田森集团每年支付村集体和合作社土地租金10万元;承包大棚种植和管理任务的25户农户,1年可收入108万元。通过改革,西曲河村农业增效的同时,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农民也实现了增收。

2020年,全市累计入市各类土地资源92万余亩,带动集体增收9.1亿元、农民增收6.6亿元,加速了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

实践证明,“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是续航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新改革,对全市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产生了全方位积极影响,打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开关”,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市抓住左权县、平遥县、祁县分别被列入全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县、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全国“五地一产”盘活利用试验县的机遇,全面深化以“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乡村振兴添秀色

“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更加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红瓦白墙绕着绿水青山,庭院篱笆伴着美丽乡村,葱茏苗木与旅游公路相融相映。在我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中,寿阳县平头镇黑水村抢抓机遇,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长600余公里的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包含了6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20余个农业产业园区,累计治理垃圾20余万吨、立面改造130余万平方米、廊带绿化300余万株,总结提炼了“产业支撑型、创新发展型、党建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生态优先型、文化自信型”6种乡村发展样板,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和试验田。

以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为引领,我市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交账清单,一体推进村庄清洁、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卫生乡村创建五大专项行动,带动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一幅“百里生态画廊、四季田园风光”的美好画卷正在晋中大地次第铺展。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我市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昂扬斗志和奋进姿态,努力蹚出一条具有晋中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