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百折不挠梦圆小康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1-04-08 15:18:58

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农村低保标准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贫困农民养老参保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适龄儿童学前入园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

行政村卫生室达标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开通客运班车率、安全饮水达标率、互联网覆盖率、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地)覆盖率全部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农村通动力电比率达到100%;

易地搬迁贫困农民入住率完成计划要求……

一串串闪光耀眼的成绩背后,凝聚了昔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和全面实现小康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抓不放的政治责任感。凝聚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以及思想领先、敢于担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紧扣现行脱贫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聚焦产业、就业“两大主攻方向”,狠抓易地搬迁、资金项目、扶智扶志“三大难点”,以时不我待、岁不我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使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在全省脱贫成效综合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2018年9月7日,经省政府批准,该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了全省首批、全市首个脱贫摘帽县。截至2020年底,全县18769户、39988贫困农民全部脱贫,1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兑现了“军令状”,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昔阳答卷”。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对标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优化顶层设计。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集中攻坚、巩固提升、全面小康”三步走战略构想,将“脱贫、提升、小康”一体谋划、立体推进, 2020年又制定了全县振兴乡村经济的作战图,用脱贫攻坚实际成绩检验初心使命,用振兴乡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践行“两个维护”。

聚焦农民关注热点 心无旁骛发展产业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治本之策和重要抓手,首先以培育产业为根本,筑牢农民增收根基, 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狠抓特色农业发展。该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一乡一业一基地,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在继续壮大“菜果猪菌药”五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农民借助已有优势产业增收致富,目前,五大产业规模分别达到了2.5万亩、20万亩、38万头、80万平方米、3万亩,1.2万名农民搭上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顺风车”。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打造了小杂粮、果蔬、畜禽、功能食品等多条农特产品链。全县组建农业种植和初加工合作社128个,联结4674户、1.01万名农民。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186个,联结6003户、1.3万名农民。通过组建合作社,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找到了阳光大道。

二是狠抓农村电商发展。借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加快推进农村电商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目前,云创众创空间、昔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电子商务孵化园入驻企业35家,注册企业52家。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乐村淘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在该县设立了县级运营中心,建设村级服务站(点)321个,为全县23种农产品打通了销售渠道,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总额达427万元,800余名农民直接投身农村电商产业,人均年增收2400元。

三是狠抓乡村旅游发展。该县结合贫困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壮大了“窑洞民俗型、观光采摘型、田园生态型、休闲垂钓型”等多种乡村旅游新业态,带动农民增收。全县帮助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45家,120名贫困农民通过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四是狠抓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扶贫“五个一批”工程,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48万亩,累计带动2615名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2.2万亩,兑现补偿资金2120万元,带动2974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完成生态管护34.27万亩,聘用198名农民担任森林管护员,累计发放劳务工资192.08万元;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4万亩,组建了20支干果经济林技术管理服务队,吸纳农民251人,人均增收7000余元,实现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全覆盖;完成14个市级核桃示范园和1个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连翘1.3万亩、板栗2.1万亩,改造野生沙棘1.1万亩,全县实现了生态产业扶贫全覆盖。

五是狠抓光伏产业发展。该县在37个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59座,总装机容量9900千瓦。截至2020年底,扶贫电站累计发电4163万度,累计获得收益4079万元,扣除各类成本费用累计分配到村收益3550万元,累计到户收益2365万元,惠及农户1.1万户,户均累计增收2200余元。296户贫困户安装屋顶式户用光伏电站,户均年增收3000元,让贫困农民真正实现了“坐地生财”奔小康。

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持续推进惠民工程

2018年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底线思维,找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点,继续抓牢住房、医疗、教育“三保障”工作,持续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确保贫困农民稳得住、发展好、能致富、奔小康。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谋篇布局,细化措施,精准发力,全面实现小康。

——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中职教育学费全免、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大学生资助和生源地贷款,累计发放学生资助金5666余万元,资助补助贫困家庭5万人(次),实现了全县无一名适龄贫困学生失学辍学,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到大学所有学段教育资助全覆盖。

——倾力实施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2016年以来贫困户基本医疗报销达51人(次),兑现大病保险6488人(次),开展医疗救助8764人(次),办理慢性病证2565人,切实解决了贫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狠抓农村危房改造。扎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住房安全逐户排查、四类重点对象鉴定认定全覆盖等重点工作。2016年至2020年完成危房改造3351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2281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4349.8万元,提前完成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受到省住建厅通报表扬。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1亿余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24处,累计受益11.05万人,通过集中供水、单村及联村供水、分散供水等方式,确保全县水质达标率100%,供水保证率100%。

——保障农村电力供应。投资7000余万元,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机井通电、中心村改造、村村通动力电、地面光伏项目送出 “五大工程”,在全县贫困乡镇进行低压电路和配电改造,常态化推进农村线路隐患治理,确保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

——推进农村交通发展。累计投资8.6亿元,实施农村公路项目134个,里程612公里,惠及124个村。通过农村运营线路整合调整、城市公交线路延伸,改造农村班线为公交线路等措施,使全县所有建制村全部通了客车。2017年8月,该县被交通运输部授予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9月,又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累计投资7.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6个,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350所,完成土地整理7.74万亩,改造卫生厕所1.4万余所,互联网实现了全覆盖。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1个、标准化幼儿园80个、大众食堂66个、大众澡堂19个、红白议事大厅134个、街心公园62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61个。在有条件的村建设了村级养老院,实现了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昔阳人民始终牢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全县上下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引,凭借敢为人先的精神、勤劳致富的双手,以巩固提升为引领,以振兴乡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历史答卷。

记者 李喜涛